健康咨询描述: 脸上有红斑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医院诊断出患有红斑狼疮 这个病真的好难治疗 服用了好长时间的药 感觉不怎么管用 想知道这个病的病因有哪些呀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个病的病因有哪些呀
病因
1,素体亏虚
2,六淫外袭
3,七情过极
4,饮食劳伤
5,日毒,药毒
病机
复杂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大量的医学文献研究,认为红斑狼疮是因素体不足加之外因诱发使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受损,日久通过五脏生克关系,造成五脏俱虚,虚则易受外邪侵袭,易生痰生瘀,有形之邪闭阻三焦,疏泄不利而使全身各组织器官受损(包括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脉筋骨,皮毛百骸)从而形成五脏亏虚,邪阻三焦的主要病机.在疾病的整个病理过程中,由于痰瘀阻滞三焦对机体造成损害的程度与患者的五脏虚损程度及病史长短呈正相关,在患者个体所表现的病变部位,病情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病出现复杂多变的症状是其必然.
病情分析:
你好 根据你说的情况 考虑红斑狼疮
指导意见:
红斑狼疮的发病因素 主要有 遗传因素 性激素 环境因素如某些感染 紫外线 精神创伤等都可以
病情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感染,激素水平,环境因素,药物等
指导意见:
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着重于缓解症状和阻抑病理过程,由于病情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每个病人情况而异.
一,一般治疗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或病情已稳定者可适当参加工作,精神和心理治疗很重要.病人应定期随访,避免诱发因素和刺激,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生育期妇女应严格避孕.
二,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药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做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如消炎痛对SLE的发热,胸膜,心包病变有良好效果.由于这类药物影响肾血流量,合并肾炎时慎用.
(二)抗疟药氯喹口服后主要聚集于皮肤,能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的结合,对皮疹,光敏感和关节症状有一定疗效,磷酸氯喹250-500mg/d,长期服用因在体内积蓄,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变.早期停药可复发,应定期检查眼底.
(三)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者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应用糖皮质激素.
用法有两种,一是小剂量,如0.5mg/kg/d,甚至再取其半量即可使病情缓解.二是大剂量,开始时即用10-15mg/d维持.减量中出现病情反跳,则应用减量前的剂量再加5mg予以维持.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应用于暴发性或顽固性狼疮肾炎和有中枢神系统病变时,1000mg/d静脉滴注,3日后减半,而后再用强的松维持.其些病例可取得良好疗效,其副作用如高血压,易感染等应予以重视.
(四)免疫抑制剂主要先用于激素减量后病情复发或激素有效但需用量过大出现严重副作用,以及狼疮肾炎,狼疮脑病等症难以单用激素控制的病例.如环磷酰胺.15-2.5mg/kg/d,静脉注射或口服,或200mg隔日使用.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性腺萎缩,致畸形,出血性膀胱炎,脱发等.应当注意的是,细胞毒药物并不能代替激素.
(五)其他药物如左旋咪唑,可增强低于正常的免疫反应,可能对SLE患者合并感染有帮助.用法是50mg/d,连用三天,休息11天.副作用是胃纳减退,白细胞减少.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是近年大量用于治疗重症再障的免疫抑制剂,具有较高活力的T淋巴细胞毒性和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功能,一些医院用于治疗活动性SLE,取得满意疗效.用法是20-30mg/kg/d,稀释于250-50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连用5-7天,副作用是皮疹,发热,全身关节酸痛,血小板一过性减少和血清病.若同时加用激素可使之减轻.
(六)血浆交换疗法通过去除病人血浆,达到去除血浆中所含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等,后输入正常血浆.效果显著,但难持久,且价格昂贵,适用于急重型病例.
(七)SLE伴神经精神病的治疗 一旦SLE病人产生神经精神性症状,针对不同的情况,一方面调整激素的用量和加用其他对症性药物如有脑梗塞的可选用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聚等药;有精神障碍的如情绪忧郁的可选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情绪兴奋的可选用奋乃静,多虑平等;有癫痫的可用卡马西平,丙戌酸钠,安定等药;有运动障碍的如为舞蹈样动作的可用氟哌啶醇,震颤麻痹综合症的可用安坦或美多巴等药物;有脑功能不良的可选用脑复康,三乐喜,胞二磷胆碱,双益平等.
以上是对“红斑狼疮的病因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红斑狼疮的治疗较困难,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预防。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