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黄疸型肝炎
(1)阳黄:证见黄色鲜明呈橘子色,身热,烦渴,右胁胀闷不适,恶心厌食,身倦便燥,尿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2)阴黄:证见黄色晦暗,神疲畏寒,纳呆脘闷,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腻,脉沉迟.
(3)急黄:证见身目呈红黄色,高热烦渴,胸满胁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抽搐,鼻衄,甚则浮肿或腹水,舌红苔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疗]
一,西医治疗
一般可按急性肝炎治疗.但对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且有进行性加重趋势者,可应用强的松或强的松龙30—60mg/d,黄疸开始消退后,逐渐减量.少数患者对苯巴比妥似亦有效,用法每日30~60mg,分3—4次.
二,中医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矛盾是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所以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须区别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肝热气滞者应清热解毒,疏肝化瘀;肝脾不和者应健脾和胃舒肝;阴虚者养阴健脾,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
1.黄疸型
(1)阳黄: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消黄.加味茵陈蒿汤.方中茵陈清热利胆,祛湿除黄;栀子清利三焦之热;大黄泄瘀热;板蓝根,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三棱,郁金,丹参,丹皮活血凉血.或用双虎清肝颗粒中成药.在治法上须区别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而给予不同的辨证论治.
(2)阴黄:健脾和胃,温化寒湿.茵陈五苓散加减.方中茵陈,附子并用以温化寒湿;白术,干姜,甘草健脾温中;茯苓,泽泻利湿.
(3)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开窍.
加味犀角地黄汤.方中犀角,赤芍,生地,丹皮清热解毒,凉血养阴;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栀子,川连,黄柏泄火解毒;茵陈利湿清热除黄;滑石利湿;菖蒲通窍.配用至宝丹或双虎清肝颗粒.
温馨提示:
肝炎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