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问题描述:我现在心里上存在点问题,这还得从我11岁开始说起.那个时候家里没什么钱,过年的时候要是能买上一件衣服或者一个玩具什么的,不知道有多么的开心,11岁那年过年的时候,我亲戚给了我50块钱,我很兴奋,跑去买了支玩具枪,那个时候不知道多么的兴奋.到哪里都要带上,可是有一天出去玩的时候,去买了鞭炮放,在放鞭炮的时候把枪放在一个地方,忘记带了.当我想起的时候,回来一看就不见了.当时我真的好伤心.到处找也没找到.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十块钱已经是非常非常多的钱了.我天天就在幻想怎么把枪找回来.心理面就想,要是我去那个地方,或者去做某件事,从哪里出门,就从那里按原路返回(现在我到那里去都一样了).然后一定能把枪找到,就这样渐渐的,我养成了个习惯,当自己内心想过做某个事情,自己就一定要做到(哪怕是错的事情).反正现在自己的习惯很不好,而且自己每天都想着这些无聊的事情.我真的不想去想,但很多时候就这样.买个电脑,买的时候心理面一想肯定不好,然后拿回家怎么也感觉不好用.看到那个人不顺眼,要是那人摸了我一下,那么我会跑去洗澡.而且要洗很久.我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怎么了,我也想改变,我现在一定要去看心理医生,可我不想去看嘛.主要是现在我还是学生,看心理医生要很多钱.家里也没什么钱,经济负担不起.来捣乱的自重.
你好,应考虑是强迫症,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被一些想法和行为所操控,比如反复想同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做同一件事.尽管他们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停止.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时,他就可能罹患一种严重但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神医学家称之为强迫症,或强迫性神经症,英文缩写为OCD.
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常为那些持续的,重复的想法或强迫动作感到烦恼,并引起毫无根据的,过分的,不必要的焦虑或恐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不断产生怀疑,经常需要询问别人,获得他人的证实.因此,强迫症的特征是:患者明知这些强迫想法和仪式行为没有必要,但不管怎样都要去完成.
怕脏,怕得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强迫想法.有些人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另一些人害怕自己会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如谩骂,性侵犯,还有人被无缘无故的暴力想法所烦恼.
许多患者觉得做一些仪式动作或按一套程序操作,可以缓解他们由强迫想法引起的焦虑.通常,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缓解,患者也知道这些仪式动作或程序操作对焦虑没有根本的帮助,却难以控制.
最多见的强迫行为之一是清洁打扫.其它强迫行为如重复检查.有些强迫症患者会重复检查数次乃至数百次,以证实炉子是否已熄灭,房门是否已被锁上.有的患者则希望通过反复念诵一个名字,词组或动作来缓解他们的焦虑
强迫症的各种治疗
1.心理动力学的治疗
心理动力学派的治疗强调通过顿悟,改变情绪经验以及强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量地运用阐释,移情分析,自我联想以及自我重建技术.
2. 行为治疗
在对于强迫症的认识上,行为治疗分为两个基本的流派.第一种观点认为具有强迫症的人是借助于各种行为和仪式动作来缓解焦虑,称为"驱力降低模型" .依照这个模型,治疗者主要集中于通过激发可以减少焦虑的情境来消除不适当行为与仪式动作.第二种观点是基于操作模型而建立的,强调对强迫行为的后果进行调节,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大量运用惩罚和示范学习.
(1)采用驱力降低模型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各种降低焦虑的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是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技术在恐怖障碍的治疗中已经详细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
(2)榜样学习技术也经常被运用于强迫症的治疗中,主要有参与示范和被动示范,其中参与示范运用最多.和系统脱敏一样,实施参与示范也需要建立刺激等级.从最低等级到最高等级,治疗者逐渐示范暴露在相应的情景中,然后再由患者自己驱逐渐面对这个情境,知道能够完全独立面对为止.被动示范也是让患者观察治疗者从低到高地接触各种情境,所不同的只是不让患者介入情境.此外,这两种治疗都采用反应阻止法.譬如,在治疗强迫性洁癖的时候,治疗者可以借助于某种协议来阻止儿童的所有洗手行为.从国外现有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参与示范比被动示范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此外,示范学习经常可以与暴露疗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效果会更好.
(3)暴露疗法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许多人重视和运用,尤其是把患者逐渐暴露于各种无论是想象的还是现实的焦虑情境中,效果都很好.由于暴露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是否让儿童青少年消除焦虑和回复宁静为准,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治疗时间要比较长一些,大约在2小时左右.
(4)在进行暴露疗法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反应阻止法.这种方法在于减少仪式性动作和强迫观念出现的频度.
3. 家庭人际关系治疗
此种方法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这种思想注重研究行为问题的整体意义,它强调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为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咨询.具体方法如下:
(1)训练家庭成员使之成为患者心理分析的咨询员,或者称为欣慰治疗的助手,协助实施反应阻止训练计划;
(2)配合精神分析治疗或行为治疗对于患者进行"自我"强化咨询辅导;
(3)影响并改善家庭关系;
(4) 进行家庭交往技能训练;
(5) 讨论并解决家庭关系当中的冲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