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血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它是从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之片段所形成的,它体积虽然很小,但有很好的聚集和黏附功能,参与人体的止血和凝血过程,维护人体的健康。出血问题较为广泛和复杂,一般情况下如需判断和考虑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或有无止血能力,多需要检查血小板功能,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常用HLT或BPC表示,其参考值为(100~300)×109/L,即我们口头上常说的10万到30万。血小板轻度降低一般不会发生出血性问题,但当血小板降到50×109/L(5万)以下时应引起注意,此时会出现伤口出血不易止住、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出现紫斑、轻微磕碰后皮下淤血、皮肤或黏膜有出血斑点等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出血现象并不能仅仅参考血小板计数一项指标来判断,还应参考出凝血时间、凝血因子、血小板聚集、凝血酶原和活动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块收缩时间等检验指标,以判断病人出血和凝血系统是否异常。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