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脂质渐进性坏死(Necrobiosis Lipoidica)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双下肢前部的多发皮损。该病最早由Oppenheim于1929年报道,并由Urbach在1932年命名。其病理改变主要出现在真皮的中-深层,并可向皮下蜂窝组织延伸,导致显著的间隔性脂膜炎。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有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糖尿病或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有关。患者中约有2/3至3/4患有糖尿病,伴有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在小血管壁上有糖蛋白沉积,可致血管闭塞和组织坏死。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免疫系统疾病或炎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肠病等。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好发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30-40岁。皮损常位于小腿侧面,初起为圆形、坚硬、暗红色无症状的丘疹或斑块,一片或几片不等,缓慢发展可相互融合成匐行性、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确而不规则的坚硬斑块。皮损表面光滑呈玻璃状,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纤维化,外观如硬皮病样。约1/3的皮损可能发生溃疡,其周围皮肤正常。损害还可累及股、踝、小腿屈侧和足部,少数病例下肢不受累。
诊断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曲安奈德和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效果较好。对于顽固的或有溃疡的皮损,可考虑手术切除后植皮,但需注意植皮后仍有复发的可能。外用维A酸可能有助于皮肤萎缩性损害的恢复。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