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婴儿洗澡时耳朵尽量不要进水。
婴儿的耳部结构相较于成人还未发育完全,外耳道相对狭窄且短,鼓膜也比较脆弱。当水进入耳朵后,容易残留在外耳道内,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细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就可能引发外耳道炎,导致婴儿耳部出现疼痛、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而且,如果水通过外耳道进一步进入中耳,还可能引发中耳炎,影响婴儿的听力,对其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另外,婴儿本身抵抗力较弱,一旦耳部发生感染,炎症可能会更难控制和治愈,甚至可能会引起发热等全身性症状,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给婴儿洗澡时,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避免耳朵进水,比如用干净柔软的棉球轻轻塞住婴儿的外耳道,但不要塞得太深,洗完澡后及时取出。如果不慎有少量水进入耳朵,可让婴儿头部稍稍倾斜,使水自然流出,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外耳。若婴儿出现耳部不适、哭闹不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其就医检查。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