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应激性心肌病是可以治好的。
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原理主要是在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状态下,体内交感神经突然过度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导致心肌顿抑,心肌收缩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心脏功能异常。当诱发应激性心肌病的应激源去除后,经过适当的治疗和休息,受损的心肌细胞功能通常能够逐渐恢复。比如一些患者在经历突发的重大情感打击后发病,在情绪逐渐平稳,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如使用改善心肌代谢、营养心肌的药物等,心脏功能会慢慢改善,最终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
不过,部分患者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或者本身存在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如严重的冠心病、心肌病等,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迁延不愈。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应激性心肌病患者预后较好。
患者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
心肌病患者常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因此,心肌病患者的饮食应保证低盐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量,注意钠、钾平衡,有利于防止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