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通常不能自愈。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在新生儿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难以依靠自身免疫功能清除白色念珠菌。而且白色念珠菌适宜在弱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新生儿口腔环境相对适宜其滋生,若不加以干预,感染容易持续存在甚至加重。
白色念珠菌会在口腔黏膜不断蔓延,斑膜面积可能扩大,严重时可蔓延至咽喉、食管等部位,影响新生儿进食和呼吸。当蔓延到食管,可能导致吞咽困难;蔓延到气管,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对新生儿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所以,新生儿鹅口疮一般不会自行好转。
当发现新生儿患有鹅口疮时,需及时处理。家长要注意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喂奶后可适当喂些温水冲洗口腔。同时,要对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奶嘴等用品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反复感染。若鹅口疮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后果 。
温馨提示: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