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肾病综合征会出现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受损。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选择性滤过功能,能阻止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滤出。当各种病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其屏障作用减弱。分子屏障受损时,滤过膜的孔径增大,使得血浆中的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等中大分子蛋白质能够通过滤过膜进入原尿;电荷屏障受损时,滤过膜表面的负电荷减少,对带负电荷的白蛋白等蛋白质的同性相斥作用减弱,也会导致蛋白质滤出增多。当尿蛋白定量超过3.5g/d时,就被称为大量蛋白尿,这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
大量蛋白尿的出现不仅会导致患者体内蛋白质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还会进一步加重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持续的大量蛋白尿还会对肾脏本身造成损害,促使肾病综合征病情进展。
对于出现蛋白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合理饮食和休息,以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温馨提示:
本病发病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要从自身健康着手。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