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37.5度可以用退烧栓,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退烧栓的主要成分一般有对乙酰氨基酚等,其原理是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增加出汗等方式来散热,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当体温37.5度时,如果伴有明显的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不适症状,使用退烧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症状,让人感觉更舒适。而且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儿童,口服退烧药可能比较困难,退烧栓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相对更方便。
也不是所有37.5度的情况都适合用退烧栓。如果只是单纯的体温37.5度,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可能是身体的正常应激反应,通过多喝水、休息等方式,体温有可能自行恢复正常,此时就不一定需要使用退烧栓。
在面对体温37.5度是否使用退烧栓的问题时,要结合自身的整体状况。若使用后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找医生评估,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处理。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