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散瞳是一种使用药物使眼睛的瞳孔散大的操作。
眼睛的瞳孔如同相机的光圈,正常情况下会根据光线强弱等因素自动调节大小。散瞳就是通过特定药物打破这种自然调节机制,使瞳孔扩大。常用的散瞳药物有阿托品、托吡卡胺等。这些药物作用于眼部的睫状肌,使其放松,进而导致瞳孔散大。
散瞳在眼科检查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检查方面,散瞳后,医生能更清晰地观察到眼内结构,如视网膜、晶状体等,有助于发现诸如眼底病变、青光眼等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治疗上,对于一些患有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散瞳可以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减轻炎症反应。
散瞳后会出现一些暂时的不适症状。由于瞳孔扩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会出现畏光现象,看东西也会变得模糊,尤其是近距离视物。不过这些症状通常会在药物作用消失后逐渐缓解。
散瞳后要注意避免强光刺激,外出可佩戴墨镜。在视力未恢复清晰前,尽量减少用眼,避免从事精细工作和驾驶等活动。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散瞳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使用频率,若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