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去医院检查脚后跟疼,通常会先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 X 光、超声、磁共振成像等。
体格检查时,医生会通过触诊来判断脚后跟疼痛的具体部位、范围以及是否有压痛、肿块等异常情况。有助于初步确定疼痛的来源,比如是跟腱附着点处的问题,还是足底筋膜起始部位的病变等。
X 光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骨骼的形态、结构,能发现是否存在骨折、骨质增生、跟骨畸形等问题。如果是由于外伤导致的脚后跟疼,X 光可帮助判断是否有骨折线;对于长期疼痛的患者,能查看是否存在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超声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它可以观察跟腱、足底筋膜等软组织的厚度、连续性以及有无损伤、炎症等情况。比如跟腱炎时,超声能显示跟腱的肿胀、回声改变等。
磁共振成像MRI则能更全面、细致地观察足跟部的软组织和骨骼情况。对于一些早期的、隐匿性的病变,如微小的骨髓水肿、软组织的细微损伤等,MRI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脚后跟疼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对足跟的压力。选择合适的鞋子,要有良好的足弓支撑和缓冲性能,减轻足跟受到的冲击力。可以适当进行热敷、按摩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