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当心肌缺血引发较严重症状,如频繁发作且难以缓解的心绞痛、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等情况时需打点滴。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当心肌缺血症状较轻时,通过口服药物等方式往往就能控制病情,改善心肌供血。比如一些患者仅偶尔出现轻微胸痛,持续时间短,通过服用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等药物,可使症状得到较好缓解,此时通常不需要打点滴。
但若是心肌缺血情况较为严重,频繁发作心绞痛,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口服药物效果欠佳,或者已经出现了心功能不全,如呼吸困难、水肿等表现,就需要通过打点滴的方式来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状况。打点滴能使药物更快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扩张血管、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等作用,以缓解病情,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多吃新鲜蔬果,戒烟限酒,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
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