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针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吗?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新针疗法有哪些?
疗法1
(1)取穴:外关,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阳陵泉,血海,风市,环跳,条口,绝骨,昆仑,肾俞,命门,至阴,阿是穴.
(2)药物及方法:选用复方马钱子注射液,根据患病部位,每次选穴2~3个,每次注射0.5 ~1ml药液,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7日.
疗法2
(1)取穴:上肢取外关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阳陵泉为主穴,配绝骨,解溪;腰背取大杼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阳,阳关,命门.
(2)药物及方法:用凤仙透骨草,骨碎补注射液,每次选3~6个穴位,每穴注药0.5~0.8ml.10次为1疗程,隔日1次,3个疗程后休息2~4周.
疗法3
(1)取穴:①膝眼,鹤顶,阳关,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③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号毫针5~6寸及电针机.用捻转泻法,重刺激,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电针用疏密波20~30分钟,刺激强度以能耐受为度,10次为1疗程.
温馨提示:
患者平时可以进行正确、适当的锻炼,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