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男性,38岁,因头晕、发热伴呕吐、咳嗽,于2005年6月13日到村卫生室就诊,T 39.5℃,P100次/分,初诊“重感并胃肠炎”,给予先锋必2g+GNS 250 ml、5% GNS 250 ml+双黄莲、GNS 250 ml+病毒唑0.4g。14日转镇中心卫生院,据该院病历记载:入院四天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5~41℃),伴畏寒及全身酸痛,乏力,偶有阵发性疼痛,少许白色粘痰。T38.5℃,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双侧胸廓对称,触诊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杂音,腹平坦,剑突下偏左处轻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肿大。入院诊断:1.发热查因,①上呼吸道感染;②伤寒待排。2.慢性胃炎。予以退热、抗炎及制酸、保护胃粘膜对症治疗。从10:40~19:00输液共1200余ml(其中希普欣100ml、5%GNS 150ml、5%GS 250ml、5%GS 250ml、Ringer's 500ml)。19:30转入县人民医院病历记载:主诉发热3天,面色苍白、出汗、胸闷、气喘8小时。T36.5℃,R24次/分,P150次/分,Bp0/0。神清、精神极疲,呼吸喘促,危重病容,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甲床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50次/分,律征,心音低钝,右上腹压痛,肝肋下约3㎝,质中、边钝、触痛。血常规:WBC19.6×109/L。入院诊断“感染性休克,肝胆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抗休克、强心、营养心肌、吸氧等。从19:50~21:00共输液2200余 ml(其中 NS 100 ml+甲硝唑+吉奇、NS 100 ml+PGNa、5% GS 250 ml+生脉散、5%GS 250 ml+CDPC、4%soda 250 ml、平衡液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NS 250 ml、5%GS 250 ml),抢救无效死亡。
温馨提示:
预防意外损伤,对于烦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应加床旁护栏,以防坠床;必要时,四肢以约束带固定于床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