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过来月经少了,以前多
发病时间:2年
化验检查结果:子宫腺肌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中药治疗一年,想问问我是不是严重了?
我小肚不痛啊,月经才有二个花生大哪么一小点,有7天了,以前流的有大大的血块吃中药后就没了
子宫腺肌症,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若患者年轻,症状不重,可观察和对症治疗,孕激素,雄激素,棉酚等可减轻症状.症状严重或无须保留生育功能者可作子宫切除,尽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也尽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绝经.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疗6~12个月,停药扣希望能在短期内受孕.如系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应考虑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宫.
子宫肌腺病是西医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归属于中医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的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痛经,月经失调,症瘕等都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癌的形成又与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可以这样理解:子宫肌腺病多继发于产后,人工流产,诊刮术后,由于产后或术后正气损伤,抵抗力降低,就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寒凝血瘀;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肝气郁滞,从而形成气滞血癌;就容易出现体内津液运行失常,积聚成痰湿,阻滞血液的流行,而形成痰凝血癌.因此,从子宫肌腺病的实质来看是血瘀为患,属于实证,但病程延久,失血耗气,又导致气血虚弱,而转成虚实夹杂证.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又要针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弱的程度,予以兼顾.例如:气滞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经期小腹胀痛或痉挛性疼痛,拒按,伴有心烦易怒,胸胁及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延长,子宫增大,舌有瘀点,脉弦涩.这类证候多因产后或术后,情志抑郁,肝气滞郁所致.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药如:木香,青皮,川楝子各10克,丁香6克,三棱,莪术,枳壳,郁金,水蛭,元胡各15克.腹痛剧烈者还可加乳香,没药各15克;月经量多者去水蛭,加炒蒲黄30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痰凝血瘀证
表现为小腹疼痛拒按,月经量多而稀,有血块,并见胃脘胀满,呕恶欲吐,子宫增大.平时可有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舌苔白腻,脉沉滑.这种证候的形成,与平素脾肾两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以致痰瘀互结有关.治法用涤痰除湿,化瘀消症,可选取开郁二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药如:半夏,陈皮各10克,茯苓,白芥子,当归,紫丹参,三棱,莪术,郁金各15克,川穹20克.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各15克;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者加太子参30克,炒白术20克.
寒凝血瘀证
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疼痛剧烈拒按,但热敷后可减轻,是这种证型的特点.月经量多但颜色紫黯,有块,同时伴有四肢凉和怕冷,舌质黯,脉沉紧.这种证候主要是因为产后或人流术后,感受寒邪所致.在治疗方面,既要温散寒邪,又要活血消癖.可选用少府逐瘀汤加减,药如炮姜,小茵香,川穹,桂枝各10克,元胡,灵脂,没药,当归,三棱,莪术,丹参,茯苓各15克.月经过多者去川穹,当归,加炒蒲黄30克,血余炭15克;兼有脾虚气弱者,可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以上三种证型中,腹痛剧烈者都加用了乳香一味.由于这味药气味难闻,个别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荨麻疹等过敏性症状,故在应用时需要单包,并嘱患者机动取舍,若有过敏,可不用.在给予口服汤药的同时,也可以配合针刺或外敷中药的方法,以增强疗效.针刺穴位可选取: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经前1周开始,每日1次,治痛经.外敷中药:可用肉桂,川穹,吴萸,元胡,乌药,没药各等份,研细末,凡土林调膏,敷贴关元穴,纱布固定.经前5-7天开始应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