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怀孕,如果是该来月经的时候没有来,超过7-10天没有来就要考虑怀孕.建议做早试纸检查.而不是以同房时间计算的,临床上一般是从末次月经开始计算.检查如果是2根红线表示阳性,表示怀孕的可能.当然早孕实验检查一般是晨尿检查最好. 如果检查阴性或不明显,也可能是怀孕但是是检查太早还检查不出来,还需要7天以后再次复查早孕实验啊.
怀孕是要有先决条件的,只要条件充分.在排卵期性交受孕的机率就很大.生育条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男子的睾丸能产生正常的精子. 正常成年男子一次射出的精液量为2—6毫升,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应在6000万以上,有活动能力的精子达60%以上,异常精子在15%—20%以下.如精子达不到上述标准,就不容易使女方受孕. (2)女性的卵巢能排出健康成熟的卵子. 月经正常的女性,每个月经周期都有一个健康成熟的卵子排出,这样才有机会怀孕.对于卵巢功能不全或月经不正常的女性,就不容易受孕. (3)在女性排卵期前后要有正常的性生活,使精子和卵子有机会相遇受精.精子在女性殖道内能生存1—3天,卵子排出后能生存1天左右,女性排卵时间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在排卵前后几天内性交才有受孕的可能性.在非排卵期性交是不会受孕的.(4)生殖道必须通畅无阻.男性的输精管道必须通畅,精子才能排出. 女性的生殖道也必须通畅,这样性交时进入阴道内的精子可以毫无阻挡地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相遇受精.受精卵也可以顺利地进入宫腔.(5)子宫内环境必须适合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卵子受精后,一边发育一边向子宫方向移动,3—4天后到达子宫腔,6—8天就埋藏在营养丰富的子宫内膜里,然后继续发育为胎儿.受精卵发育和子宫内膜生长是同步进行的,如受精卵提前或推迟进入宫腔,这时的子宫内膜就不适合受精卵着床和继续发育,也就不可能怀孕.上述这些受孕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造成不孕.6,正常生理情况下夫妇同居,未采取避孕措施,每个月受孕的机会为20%,半年怀孕的机会为70%,一年怀孕的机会为80%,若超过一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而不孕应进行医学检查,也就是说一对夫妇什么生育问题都没有也不是任意哪个月想怀孕都能如愿以尝的.
以上是对“却迟迟没来”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怀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你的情况建议排卵期同房增大怀孕的机率,对于月经规则的女性,你计算出下次月经什么时候来,下次月经的第一天倒减去14天.这一天就是排卵日.如该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她的排卵日就应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排卵日的前5天后4天就是危险期(排卵期).容易怀孕.除危险期之外的日期就是安全期.但是只是危险性小,仍然有怀孕的可能.影响月经的因素很多,如神经内分泌紊乱,器质性病变(如生殖器炎症,肿瘤,发育异常,营养不良等),药物等,一般月经提前或推迟一周以内是属于正常的,如有性生活的女性月经推迟一周以上,首先考虑怀孕的可能,你的情况不要过于着急!建议观察这几天的月经来潮情况,如月经推迟一周以上仍未来,建议检查一下是否怀孕.
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每一个月经周期中,卵巢发生一系列形态和功能变化,包拓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生成以及雌激素,孕激素的周期性分泌变化.这两种性激素的分泌变化导致子宫内膜也经历了一系列形态和功能变化.如果精神因素,情绪变化,避孕药或患病等原因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就会导致月经提前或延期,但提前或延期一周都是正常的.如果性生活时无避孕措施,月经延期超过10天,就要考虑怀孕的可能,需要到医院妇科进行血HCG和B超的检查,以便确诊.
首先向你介绍一下女性怀孕后的早期表现吧,你可以与自己对照一下,看看你自己是否具有这些症状,也许可以很好的帮助你认识自己是否已经怀孕.通常月经周期正常的生育年龄的女性,一旦月经过期10天或者以上,首先可以考虑为早期妊娠的可能,如果停经已达8周,则妊娠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但是停经并不一定就是妊娠,精神,环境因素也可以引起月经的暂停,应该予以鉴别.约有半数的妇女,在停经6周左右早晨起床后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喜欢吃酸性食物或者偏食,这种酒称为早孕反应.这可能与体内的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以及胃排空时间延长有关,一般于妊娠12周以后就自然消失.还有怀孕早期因为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而引起,大约要到12周以后才自然消失.在怀孕8周后,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乳房会逐渐增大,孕妇可以自己感觉到乳房轻度肿痛,乳头刺痛,乳房增大,乳头以及周围乳晕着色.所以你可以先自己对照一下你是否具有这些症状,可以估计一下你是否会怀孕了.你好像只是不久前才发现月经没来的吧,那你也可以自己用黄体酮肌注3至5天,每天20mg,如果停药后7天仍未出现阴道留血,那么早孕的可能性就很大.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