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乙肝的婴儿是母亲传播的?还是父亲传染的?
1岁孩子转氨酶2000疑似乙肝,父母双方没有做过检查,怀疑是父母一方传播的,请问父母哪方传播几率更大?孩子可以治愈吗?谢谢!
一般都是母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如怀孕,可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再加上母亲又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好.
你好
1,经血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输血,血液透析. 2,母婴传播.3,性接触传播. 4,昆虫叮咬传播.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5,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其中口对口传染可能是最重要方式.因为急慢性肝炎及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都能检查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所以从以可以看出.是母亲传染的.
你说的这情况一般是母亲传播的,当然都检查检查更好,一般这情况父母的传播尤其是母亲这方的可能较大的,顺祝健康!
以上是对“乙肝的婴儿是母亲传播的?还是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在乙肝的传播途径中,母亲对婴儿的传播(称母婴传播)占其首位,约40—50%的乙肝人员是通过这一途径被传染的.在九十年代以前子女因此而患乙肝还可另当别论,而在今天因未采取预防措施而被传染,那将会悔恨终身.阻止乙肝母亲对其婴儿传染的方法,称为母婴传播阻断,只有采取这一措施,才能使绝大多数婴儿免受传染,其具体方法如下:
1,一般方法: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一针(10—20微克)乙肝疫苗,一个月时(满月),从小儿足跟采取一滴血液化验,看其有无乙肝.倘若没有,立即注射第二针(10—20微克)乙肝疫苗,六个月时,再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倘若已有乙肝,也就没有必要再注射第二,第三针乙肝疫苗了.采用本法,可使约85%的婴儿不被传染成乙肝.
2,较好方法: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化验乙肝病毒在母亲血液中的含量[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效价],若HBsAg效价在1:10000(ELISA法)以上时,则要采用人工的方法喂养(切不可用嚼过的食物)婴儿,若HBsAg效价在1:3000以下时,方可采取母乳喂养. 采用本法,可使约90%的婴儿不被传染成乙肝.
3,更好方法:婴儿出生后6小时内注射一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两周时再注射一针乙肝疫苗.根据满月时婴儿足跟血化验是否被传染成乙肝,决定是否再注射第二,第三针乙肝疫苗;根据乙肝病毒在母亲血液中的HBsAg含量,决定是否采用人工喂养.确定是否人工喂养,也可采取母乳直接化验,其表面抗原效价在1:16以上者,最好采用人工喂养.人工喂养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以避开婴儿出生后首月的高危传染期,一个月后如产妇仍有乳汁者,则无论婴儿有无乙肝,均可恢复母乳喂养.本法可使约95%的婴儿不被传染成乙肝.
有人根据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能中和乙肝表面抗原的理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在其怀孕的第7,8,9月份,分别注射一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其实,给乙肝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母婴传播阻断起不了作用,因为虽然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有中和作用,但是所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量根本无法和全身乙肝病毒的量相比,这就像将一匙酸倒入一桶碱液中一样(数量上的对比).即使是中和了点点的乙肝病毒,乙肝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还会通过复制或称繁殖(有生命力)得以补充,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无生命力)就像无源之水;而乙肝人员体内的乙肝病毒却是一支有生力量,被免疫球蛋白中和掉的乙肝病毒还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所以,孕妇打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白花钱,干遭罪.
你好,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1输血传播 2 医源性传播 3 母婴垂直传播 4 性接触传播 5 生活接触传播 6 其他传播如通过吸血昆虫的传播.所以父母都有可能传染给婴儿.
都有可能传染的.
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在被传染人皮肤或者黏膜有创面的情况下传染.当然性生活有可能传染.另外母婴或父婴传染可能啊.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在产生抗体以前最好带上避孕套.接吻一般不会被传染.但是如果双方有口腔溃疡,接吻或进餐,共用洗漱用具就有可能传染.所以家庭成员不要共用牙膏牙刷.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传染的.和乙肝患者一起生活不必大惊小怪,应注意不要和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能够导致体液和血液传播的危险物品就可以了.
你好;一般母婴传播的机会比父亲传播机会大,母婴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乙型肝炎饮食保健与治疗食疗方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吸烟 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因此肝病患者必须戒烟.
3,忌饮酒 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4,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滥用激素和抗生素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对肝肾都有损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6,忌乱用补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7,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
8,忌高铜饮食 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9,忌生活不规律 “三分治七分养”,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规律生活,每天坚持早操,劳逸结合很重要.
10,忌情志不畅 肝病患者应忌恼怒,悲观,焦虑等,因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便人焦虑,胡思乱想,易发火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
11,忌劳累 肝为人体重要代谢器官,肝炎病人功能异常,营养失调,故疲乏无力,需多休息,因此多休息是治疗关键.
12,忌乱投医 不要轻信江湖游医,以免延误了正确的治疗,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
日常饮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宜
1,酸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酸性食物可引药入肝.中药中的五味子就属酸性,它可引药入肝,降低转氨酶.过去,还曾经流行过米醋治疗肝炎.另外,酸性食物还可增加食欲.
2,甜 甜性食物可给肝炎患者补充一定的热量,易吸收,有利肝炎的恢复,在肝炎的急性期,食欲减低,进甜食是好的.
3,苦 中医认为苦性食物属寒,可清热解毒,对肝胆湿热型肝病患者进食苦性食物是有益的,但啤酒例外.
以上是对“乙肝的婴儿是母亲传播的?还是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一般来讲母亲的传播的机会比较大,乙肝注要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因为孩子和母亲接触最密切,父婴也有传播的机会,你们两个要检查一下这样对你们都有好处如果孩子是乙肝就不会治愈的,因为这个病治不除根
以上是对“乙肝的婴儿是母亲传播的?还是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给你的答案是双方都可以传播婴儿乙肝病毒阳性.
最新研究指出,乙肝不仅可母婴传播,而且还可造成父婴传播.很多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父亲,即血液中表面抗原和e抗原为阳性者,即使他们的妻子是正常健康状态,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照样生下了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宝宝.在排除其他感染因素后,最后肯定了这些宝宝是由父亲精液感染所致.
父亲如何把乙肝病毒传播到宝宝体内?
现已证实,这些病毒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并且,在此进行繁殖和复制.当父亲的精子进入母亲体内时,病毒可凭借精卵结合之际“混”进卵子中.精子和没有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卵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乙肝病毒会一直“赖”在那里,不断地在受精卵中增殖复制,分裂发育,一代又一代地进行,使胎宝宝成为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直至出世.由此,形成了子宫内感染,即“父婴垂直传播”.
预防乙肝“父婴传播”的有效良策
良策1男性在结婚体检时,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要因怕麻烦,图省事或是自己想当然,便通过关系避开许多检查项目.这样,会致使乙肝等传染病不能被及时发现,不仅延误自己的积极治疗,而且还会传染给配偶,更重要的是一旦不慎使妻子怀了孕,还有可能使腹中的宝宝在劫难逃.保险起见,在打算要孩子的前半年夫妻双方应该都做一次体检.
良策2如果证实男性已经被乙肝病毒所感染,最好推迟婚期或生育,以免婚后由于体力及精力的损失而加重病情.即使肝功能正常了,但是精液中仍可能携带病毒.因此,必须让配偶注射乙肝疫苗,等到产生抗体后方可考虑结婚.婚后,在医生的密切观察及指导下,选择好生育时机.待病情治愈并已被证实无传染时,再准备孕育宝宝.
母婴传播众所周知的.
具体对策是要把好以下三关:
一,把好婚前体检关.肝功能检查包括GPT(谷丙转氨酶)和HAA(澳抗),对GPT高的当然暂缓结婚,待治疗正常后再结婚.对HAA即HBsAg一项,若双方都阴性则结婚不受限制,若一方为阳性,另一方为阴性,要对阴性一方作乙肝三系检查,其结果阴性者必须注射肝疫苗,使之获得免疫力后方可结婚,尤其是女方阴性者特别重要,因为女方是受孕的机体,对胎儿有直接的影响.
二,把好生育关.对于女方乙肝三系中HBsAg阳性,伴有HBeAg者应避免受孕,而等HBeAg转阴后再受孕.因为HBeAg阳性者病毒复制能力强,传染性很大.如果孕妇是晚婚妊娠临产者,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行剖腹产,避免胎儿经过产道时吞入被污染的阴道分泌物;二是分娩后对胎儿复苏动作应轻,防止损伤咽部粘膜,造成感染;三是认真清理新生儿内容物,避免吞下可被污染的液体.
三,把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关.这是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尤其是HBsAg和HBeAg(e抗原)均阳性的产妇,以及妊娠期合并肝炎的产妇所生的婴儿,染上乙肝病毒的可能性更大,更应接种乙肝疫苗,最好并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
母亲可以垂直传播给孩子,如果为了保险,可以实行乙肝阻断.父亲就只有平时传染了.可通过给孕妇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给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阻断乙肝病毒传播.如果孕妇是小三阳,则其怀孕第7,8,9月各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如孕妇是大三阳,则从怀孕第4个月开始,每月注射一针此药.婴儿出生24小时内和15~30天内各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此外,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如果按上述步骤操作的话,则婴儿传染乙肝病毒的阻断率为93%~97%.另外鉴于孩子已经一岁啦,父母密切的生活接触都比较多,很难准确判断是哪一方传染的,因为乙肝可以通过母乳,血液.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等传播.所以建议全家人赶快去医院查个乙肝五项,对于确立者尽快治疗,未患者抓紧时间采取注射乙肝疫苗的办法,并且生活中也要注意分餐等办法阻断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染途径
母婴传播.是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的最主要原因.患有急性乙型肝炎
和携带HBsAg的母亲都有可能将乙肝传染给新生儿.这种传播的本质是经血途径传
播.
经血途径传播.包括输入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不洁的注射,
手术,拔牙,文身,针灸,穿耳孔,内窥镜检查和医务人员的意外刺伤等.现在由
于加强了对献血员的筛查,由输血造成的乙肝传播已经很少.但是,少数HBVDNA阳
性,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血液还是可能漏检.所以,经血液
途径传播乙肝还没有完全杜绝.
医源性传播.主要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内窥镜引起.
所以,应该大力推行一次性医用器械.现在国家正对内窥镜的消毒制订更严格的消
毒规范,此举可大大降低医源性传播.
性传播.性传播的HBsAg阳性率为5.44%,而社会生活中一般接触传播的HB
sAg阳性率仅仅为0.68%.所以,在家庭中,HBsAg阳性的配偶较之其他家庭成员更
容易感染乙肝.性乱是造成乙肝性传播的重要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传播.这种情况主要指有体液交换的生活接触,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所以,家庭成员间的传播较多见.此外,约40%的慢性感染者唾液中含有病毒,所以唾液也可能造成传播.但是,共用办公用品,交换钱币,公共用餐等,一般不会造成传播.
有趣的是蚊子叮咬不会被传染.接种乙肝预苗三针总共30元左右.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