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药治疗
1 光照疗法: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 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剂量:5——6mg/kg/日
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瘀滞型黄疽可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较深且晦暗,并逐渐加重,身体消瘦,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肤出血而见瘀斑瘀点等,中医认为此为热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
脾湿型黄疸的小儿皮肤发黄,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无华,体质消瘦,乏力纳少,大便溏软,四肢欠温,治疗可用健脾化湿,和中之法,中药可用茵陈,白术,干姜,党参,山药,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以前认为不必治疗,针对目前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前早开奶,加速胎便的排出.②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应给予治疗.
高间胆血症:危害性主要是产生核黄疸,对核黄疸的研究,以往认为间接胆红素是脂溶性和亲脂性的,其为游离状态,与富含有脑磷脂的脑细胞有亲和力,易透过血脑屏障损害神经核而引起核黄疸.
治疗措施:传统方法有:
①光疗:适用于任何间接胆红素血症,胆红素>205μmol/L,使用波长420~460mm的蓝光(冷光源),可持续或间接照射24~48小时.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已有40余年历史,它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至今仍为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标准”疗法.为使光疗发挥最大的疗效,临床使用中比较了不同光源的作用,目前新的光疗提议采用氮化镓发光二极管,它是一钟高能耐用的光源,可发出高强度窄光谱的蓝绿光,而蓝绿光的光谱范围与胆红素的吸收光谱范围交迭.此光源降解胆红素的作用比传统的蓝光冷光源效果好,光疗后胆红素反弹幅度很小.
②药物治疗黄疸的新观点:应用锡中卟啉治疗,其代号为(SnMP).它是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用于临床惟一的血红素类似物.血红素加氧酶(HO)是血红素代谢产生胆红素的限速酶,抑制血红素加氧酶(H0)活性可减少胆红素的生成,因此在新生儿肝脏对胆红素处理功能尚未成熟时,使用该药更具有合理性,锡中卟啉不进入脑组织,安全剂量范围很宽,在体内不被降解,也不影响肝脏中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及排泄,被SnMP阻断未能降解的血红素不会在组织内蓄积,而是被肝脏以原形排入胆道系统经肠道排泄.
用法:一次小剂量注射SnMP 3~5 μmol/kg可维持7~10天左右,而该段时间恰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峰期,所以可在该时期应用注射SnMP以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对应用SnMP治疗后达5年的新生儿,随防未发现严重的早期或晚期不良反应.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 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容易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病理性黄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可由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性疾病等.
以上是对“新生儿黄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