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走路时经常摔跤,手脚不灵活
发病时间:2006年
化验检查结果:运动神经损伤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治疗效果
此病也称神经元性变性疾病,是一慢性神经蚕食损害性疾病,发病后期治疗难以全愈,其发病严重时可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导致呼吸困难吞咽障碍而危及生命,约有5%-7%的患者和基因免疫异常或病毒感染所致.其余患者病因不明,有报道说和重金属,化学中毒以及周围环境有关.单纯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病情难以控固,由于本病导致神营养障障且逐步继发缺养性神经功能损害加重从而使神经功能症状进一步加重.
治疗方案:激素对本病的治疗疗效甚微,中医辩证施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中西医结合扩张受累神经微循环血运以养神经,使受损残余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阻止病情继续发展.并兴奋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复合治疗以支配调节运动及各种功能获得恢复改善.
本病的临床特点,缓慢进展的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既有肌萎缩,肌无力,又有肌束震颤,无感觉辜碍,肌电图显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目前国内治疗一般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在饮食上要有节制,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的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能偏食.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豆腐,黄豆,鸡蛋,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戒烟酒,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生活要规律,首先要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患者抵抗力较差,注意避风寒,防感冒.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饮食选择上还应控制盐,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牵引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以上是对“运动神经损伤有什么办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好.由于运动神经损伤病因不明,建议您使用中药.
检查可做肌电图,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CT和MRI切诊.
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可以首选中药,辅以西药支持疗法,条件许可时可试用神经营养因子,谷氨酸拮抗剂等.对于晚期病人则主要为积极防止肺部感染,维持呼吸和饮食营养.如果及时诊断,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长期生存率还是可以提高的.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2,合理调配饮食结构.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
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劳逸结合.
4,严格预防感冒,胃肠炎.
5,胃肠炎可导致肠道菌种功能紊乱,尤其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萎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肌萎缩患者维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复的基础.
请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组选择性地累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神经核细胞,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的进行性病变,临床表现为不同组合的肌无力,肌萎缩,以及延髓麻痹例如有吞咽困难,语言构音不清等症状.锥体素征,如肢体镇颤痉挛等.运动神经元病也是神经科常见病症之一,临床常见的分型只要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两大类.病人都有肌肉萎缩,肌肉无力肌束震颤的证候.
目前国内没有好的医院,治疗一般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饮食要有节,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的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能偏食.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豆腐,黄豆,鸡蛋,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戒烟酒,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生活规律,首先要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患者抵抗力较差,注意避风寒,防感冒.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饮食选择上还应控制盐,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若患者有吞咽困难者(即有流涎,进食时呛咳,下颌力弱,进食缓慢表现),可留置胃管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如果患者及家属选择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作为进食通路,应在最大肺活量(FVC)降至正常的50%之前实施.
祝您健康
运动神经元病系指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运动神经核和锥体束的慢性变性疾病,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以瘫痪为主要表现,其中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者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受累部位肌肉萎缩无力.运动神经元病中年起病者占80%,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3:1.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因病因不明,西医西药尚无有效疗法.
一,VitE和VitB族口服.
二,ATP 100mg,肌注,1/d;辅酶A100μ,肌注,1/d;胞二磷胆硷250mg,肌注,1/d,可间歇应用.
三,针对肌肉痉挛可用安定2.5~5.0mg,口服,2-3次/d;氯苯氨丁酸(Baclofen)50~100mg/d,分次服.
四,根据致病因素的假设,介绍过可试用于治疗本病的一些药物,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变构蛇毒酶,干扰素,神经节苷脂,卵磷脂,睾酮,半胱氨酸,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浆交换疗法等,但它们的疗效是否确实,尚难评估.
五,患肢按摩,被动活动.
六,吞咽困难者,以鼻饲维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七,呼吸肌麻痹者,以呼吸机辅助呼吸.
八,防治肺部感染.
九,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疗效较好.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治疗 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肉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痿证”的范围,“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辟”之称.
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外来损伤,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导致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肌无力.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针灸治疗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