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1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
主要临床表现:乳腺肿块: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以乳腺外上区域癌变为主,单侧乳腺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但有的患者往往因医疗水平较差,发现的时候肿块往往较大.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肿块质地较硬.
B,乳腺疼痛: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C,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乳腺癌症状之一的即指后者.
D,皮肤改变:乳腺肿瘤引起皮肤的改变,与肿瘤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通常有皮肤粘连,皮肤浅表静脉曲张,皮肤发红,皮肤水肿等.
E,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
F,乳头和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乳腺癌的扩散及发展: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乳腺癌的症状
乳腺癌的症状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糜烂或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虽然这些症状不一定具有特异性,但是了解这些症状,认识这些表现,将有助于我们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然某些症状的出现表明病变已非早期,故全面地,较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症状可使我们既不会因错过治疗时机而痛心不已,又无需过分担心而影响正常生活.更多信息来源(点击查看)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为唯一症状的,可为钝痛或牵拉感,侧卧时尤甚.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更多信息来源(点击查看)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 ,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 , 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现今,随着乳腺自我检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开展,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5,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 '>窗?I偈?卓橹芪В?薪隙嘀?咀橹???フ锸庇腥崛透小?/span>
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与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让患者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则完全固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橘皮征",肿瘤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在乳腺良性肿瘤中,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也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率低.肿瘤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触摸有滑动感,一般无皮肤粘连,亦不引起乳头回缩.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乳腺小叶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肿块,而以局部乳腺组织增厚为主,质地较韧,无包膜感,在月经来潮前常有胀痛. 有些仅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并无明显肿块,无清楚边界,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但仔细检查增厚区较局限,同时伴有少许皮肤粘连时应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摄片.更多信息来源(点击查看)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的即指后者.乳头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 10% 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乳腺疾病的症状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
1,乳头溢液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乳汁样等.其中浆液性,水样和乳汁样溢液较为常见,血性溢液只占溢液病例的10%.病变位于大导管时,溢液多呈血性;位于较小导管时,可为淡血性或浆液性;如血液在导管内停留过久,可呈暗褐色;导管内有炎症合并感染时,可混有脓汁,液化坏死组织可呈水样,乳汁样或棕色液;乳腺导管扩张症液体常为浆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变引起,有少数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头溢液多为双侧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样或水样.
2,乳头溢液的病因主要分为:乳外因素和乳内因素.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头溢液,但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仅1%.溢液常为单管性,性状可以多种多样,如血性,浆液性,水样或无色.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者或形态属导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见,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样癌等均可以有乳头溢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人认为乳腺癌甚少伴发乳头溢液,而且即使出现溢液都几乎在出现肿块之后或同时出现,不伴肿块者甚少考虑为癌.但近来研究表明,乳头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内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而且在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即可单独存在.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较多发生乳头溢液的疾病,占全部乳头溢液病变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晕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可单发或多发,年龄分布在 18 ~ 80 岁不等,主要 30 ~ 50 岁多见.肿瘤直径 0.3 ~ 3 .0cm 不等,平均 1.0cm ,大于 3.0cm 常为恶性可能.溢液性质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其他少见.一般认为发生于大导管的乳头状瘤多为单发,甚少癌变,而中小导管者则常为多发,可见癌变.两者为同类病变,只是发生部位,生长过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虽非肿瘤,但是乳腺组织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 40 岁左右,绝经后少见.其中,囊肿,乳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病三种病理改变是其溢液的基础.性质多为浆液性,本病合并溢液只占 5% .更多信息来源(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不明原因的乳晕皮肤水肿、乳头回缩以及乳房皮肤局限性凹陷等,均需认真查清原因,早发现和早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