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颞颌关节炎,1)服药:常用的有消炎痛,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安定,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 (2)理疗:可选用局部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钟,1日1次,连续照射1周为1个疗程.
病因:
(1)感染:如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立克次体感染,如恙虫病;细菌感染,如结核;真菌感染,如组织胞浆菌病.
(2)肿瘤:原发于淋巴结的肿瘤有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霍奇金病等.转移瘤常见的有肺癌,乳腺癌,肾癌,胃癌等.
(3)血液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Still综合征,Felty综合征等.
(5)变态反应:如血清病,药物反应.
(6)原因未明:如结节病,坏死性淋巴结炎,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二,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病史:
(1)淋巴结肿大发生的缓急,时间的长短.
(2)发生的部位,有无自觉疼痛.
(3)有无发热,发热的特点.是否伴有发冷,寒战,盗汗,大汗.
(4)有无皮疹,皮肤瘙痒.
(5)有无肌肉疼痛,关节疼痛.
(6)有无出血倾向.
(7)有无呼吸,消化系统症状.
(8)有无听力的改变.
(9)有无贫血症状.
(10)有无服用药物史.
(11)有无接触传染病患者史.
(二)体格检查:
(1)营养状态.
(2)皮肤是否苍白,有无黄疸,皮疹.
(3)淋巴结肿大所在的部位,个数,大小,有无触痛,粘连,是否光滑,硬度如何.局部
皮肤有无红肿.
(4)咽部有无红肿,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必要时需做喉镜检查.
(5)胸部检查有无病理体征,女性应注意乳房检查.
(6)腹部检查注意肝,脾是否肿大,有无腹部包块.
(7)四肢关节有无红肿,触痛,积液.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查血沉.
(2)胸部X线检查,腹部B型超声检查.
(3)若疑及胸腔,腹腔有肿大的淋巴结时,可考虑做CT,磁共振,淋巴造影检查.
(4)根据病情做免疫方面的检查.
(5)根据病情做气管镜,胃镜,结肠镜检查.
(6)做OT试验或PPD试验.
(7)必要时做骨髓检查.
(8)做淋巴结活检,这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取代的检查方法.
三,鉴别诊断:
(1)急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急性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风疹;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等.
(2)慢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AIDS,放线菌病,梅毒;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如淋巴瘤,转移瘤;原因不明,如结节病.
(3)由于淋巴引流部位的关系,故淋巴结发生肿大的部位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这些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往往反映该引流部位的疾病.
1)耳前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眼睑,外耳,颞部,颊部.
2)耳后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外耳部,颞部,鼻咽部.
3)枕部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枕部皮肤.
4)颏下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唇及舌.
5)颌下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面颊,唇,牙龈,鼻前庭.
6)颈部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咽喉,口腔,鼻咽,甲状腺.
7)锁骨上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头,颈,腋下,胸腔,腹腔,盆腔.
8)腋窝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上肢,乳房.
9)腹股沟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下肢,生殖系统.
10)胸腔纵隔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11)腹腔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4)颈淋巴结明显肿大,直径超过5cm:发病急者,见于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淋巴结核,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病缓者,见于霍奇金病,淋巴瘤.
(5)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及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结核,坏死性淋巴结炎.转移瘤,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无触痛.霍奇金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无触痛,但在饮酒后可感觉肿大的淋巴结发生疼痛,这点有一定的特征性.
(6)淋巴结质硬,与周围组织固定,常见于转移瘤,即使肿大不显著,亦应考虑为恶性.
(7)肿大的淋巴结质较软,与周围粘连,多由于炎症引起,最常见者为结核,放线菌病.
(8)肿大的淋巴结呈橡皮样硬度,与周围无粘连,多见于淋巴瘤.
(9)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等.
(10)年轻患者淋巴结肿大,多为炎症反应所致;而年长者,则应考虑有恶性疾病的可能.
(11)淋巴结肿大的伴随症状,对鉴别诊断亦有帮助.
1)伴有高热,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坏死性淋巴结炎;伴有低热,见于淋巴结核;伴有周期性发热,见于霍奇金病.
2)伴有皮疹,见于药物热,风疹,麻疹,恙虫病,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结缔组织病.
3)伴有贫血,见于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
4)伴有关节痛,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Still综合征,Felty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5)伴有鼻塞,耳聋,头痛,见于鼻咽癌.
(12)各种转移癌引起浅表淋巴结肿大的部位
1)鼻咽癌,甲状腺癌,上颌癌,喉癌,多转移到颈淋巴结.
2)胃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可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
3)肺癌,食管癌,可转移到右锁骨上淋巴结;乳腺癌可转移到腋窝.
(13)纵隔或肺内淋巴结大,常见于肺转移癌,淋巴瘤,结节病,真菌病,结核病.
(14)腹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消化系统肿瘤转移,结核病,淋巴瘤.
张树基主编《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科学出版社,2003,P321;
导意见,复制粘贴部分不能超过50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