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发抖月经多拉肚子冷汗
发病时间:半年多
化验检查结果:高血压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好转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大于7.0,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要去内分泌门诊做系统检查。吃的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下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同时会有乏力,倦怠等症状。
您好:
典型的糖尿病的症状为多尿,多饮,多渴和体重下降;而从您的症状描述上看不太像是糖尿病.您有发抖,拉肚子和出冷汗,但有很大可能是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因此,建议您复查一下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另外的您的高血压也要规律地降压.谢谢!!
你的症状和糖尿病联系不上.
血糖尿糖实验,血糖升高是诊断主要依据,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可规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代谢紊乱症候群,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
食,体重减轻.2.病发症或伴发病,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3.反应性低血糖.应根据家族史,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临
床表现+随机血糖>或=11.1mmol/L若症状不典型,需另一天再证实.
以上是对“是不是得了糖尿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首先说明一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关系,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二者称为同源性疾病.其原因如下,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糖尿病病人血管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糖尿病容易引起肾脏损害,肾脏受到损害后可以使得血压增高.此外,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容易引起高血压.由此可以知道,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止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脂.患者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比同类产品直接爱你的差异化优势.而降血脂药大多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作用.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以来胰岛素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与30岁的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不滴反而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就是胰岛素抵抗)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5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2,型糖尿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糖尿病的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该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细胞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有些药物是胰岛素增敏剂,使得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以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作.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以使得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得血糖下降.糖尿病治疗鼻血从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病人应该避免进食糖以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以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该尽可能做到全身运动,包括散步,慢跑等.在次基础上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达到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中医病因,1,素体阴虚,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病机在于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具虚.阴虚燥热.阳虚寒凝.导致淤血内阳
糖尿病的治疗方式:高脂肪饮食使得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变,高蛋白饮食则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高.专家提示,高碳水化合物,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于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总结如下,一,人体免疫治疗.目前最领先选择的是几丁聚糖,通过免疫系统的细胞激发来治疗糖尿病取得非常惊人的效果.二,饮食定时定量.三,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饮食中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既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四,饮食计算以及热量计算.糖尿病的预防:一,不要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有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二,生活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三,糖耐量不正常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四,多参加锻炼身体,少熬夜.糖尿病到现在为止不能根治,但是可以良好的控制.饮食,运动,降糖哦无的综合疗法.
患者营养原则,饮食调整目标,接近或者达到血糖值正常,体内胰岛素以及血糖代谢处良性循环,维持理想体重,预防以及治疗并发症,增加机体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1,合理控制能量,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使得体重达到正常范围.2,选择复合糖类 ,嘴哈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类谷物,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等,在食用含有淀粉较多的根茎类食物,如土豆,藕的时候,要替代部分主食.限制小分子糖.如蔗糖,葡萄糖的摄入..3,增加可溶性食物纤维摄入,食物纤维有降低空腹血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4,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降低脂肪的供给量.脂肪的供给量应该占每日摄入总能量的20%,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不能超过300毫克.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如牛羊,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均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椰子油除外.5,选用优质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糖 异生作用增强,蛋白质的消耗增加,所以哟啊增加蛋白质的供给.6,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7,食物多样化.8,合理进餐时间.9,减低血糖.10,戒酒.!!!
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浓度单位:mmol/l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 静脉(血浆
(糖尿病)
空 腹 ≥6.1 ≥6.1 ≥7.0
服糖后2小时 ≥10.0 11.1 ≥11.1
(糖耐量损害)
空 腹 5.65.6<6.1 ≥6.1<7.0
服糖后2小时 <6.7 <7.8 <7.8
你需要观测血糖.不可妄下结论.
高血压与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其原因如下:
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糖尿病病人血管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糖尿病易引起肾脏损害,肾脏受损害后可使血压升高.此外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
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脂.患者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对比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优势.目前社会上购买的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大多是单一功能,而降血脂药大多对肝脏有一定损害作用.
你好:一般糖尿病的患者典型症状是“三多征”:饮食量的增大,尿量的增多,身体消瘦 体重减轻 希望你根据上述的症状来做出一个客观的评判,糖尿病容易引发高血压,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即是说你不一定得了糖尿病;;;月经期间拉肚子多由于胞宫受寒所致,感受寒邪了,他的特点就是得温则减,还有可能是脾气虚弱导致的拉肚子.
建议你去医院 做一个“糖耐量”实验检查,以排除相关的病征》....
您好,根据您提供的主要症状来看,并不能说明你一定得了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以身体血糖含量过高超出正常范围.如果确定是不是糖尿病可以到医院里空腹检查身体内血糖含量,如果没有超过正常含量就应该不是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平时往往吃的会比以前较多,喝的也比以前较多,但是身体状况却在消瘦.对于您的高血压,平时应该多注意保养一下,因为平时好好的保养会对身体造成比较好的影响,可以对缓解高血压起到良好的作用.平时少吃一些含脂肪等物质较多的食物,比如说奶油,蛋糕等,多吃一些绿色的水果和蔬菜,这样会对高血压有一定的好处.在平时的时候最好也要少吃一些喊糖比较多的食物,因为毕竟高血压和糖尿病经常会在一起发病,所以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以上是对“是不是得了糖尿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以下诊断标准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血糖浓度单位:mmol/l
静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毛细血管(糖尿病)
空腹 >=7.0 >=7.0 >=6.1 >=6.1
餐后2小时 >=11.0 >=12.2 >=10.0 >=11.1 (糖耐量损伤)
空腹 6.1-6.9 6.1-6.9 5.6-6.0 5.6-6.0
要确诊为糖尿病:
1 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
2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4 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140-200 mg/dl(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低减;如空腹血糖110-126 mg/dl(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因此您应该到医院做检查,才能确诊是否得了糖尿病
您好,糖尿病典型的症状:
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然而,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同,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具有这些症状.
(l)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4)消瘦: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糖尿病其它症状:
疲乏无力: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据报告2/3的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容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
皮肤感觉异常: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X综合征:II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粘稠度等,这虽不属于糖尿病症状,但有这些情况时,应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无症状糖尿病:
有些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糖尿病症状,而仅出现合并症的表现,如突然视物模糊,视力障碍,无原因的周身皮肤瘙痒或反复起疖子,女性病人外阴瘙痒,频繁的尿路感染,后脚发凉,四肢麻木或疼痛,以及突然出现脑血栓,意识障碍及昏迷等,发现以上情况均应立即去就诊,以便及早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你的情况症状不明显,还不能确定,建议您做一个检查,确定是否患了糖尿病.
祝您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