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心血管内科 → 做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T波异常侧下壁可疑异常Q波下壁

做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T波异常侧下壁可疑异常Q波下壁

女 | 23岁 2009-11-05 09:46:48 2人回复 来自惠州市

健康咨询描述: 做心电图显示:
窦性心律,
T波异常侧下壁可疑异常Q波下壁是?

医生回复区

吴玉莲
吴玉莲 禹城市禹兴街道卫生院   主治医师 擅长: 心血管内科,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病,原发 帮助网友:6726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05 11:35:05 我要投诉

      侧下壁可疑异常Q波可能是下壁心梗.窦性心律为正常心率,急性下壁心梗时常伴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等.T波倒置以及病理性Q波是心梗的表现.但是患者年龄尚小,心梗可能性小.
      建议继续做检查.(一)心肌梗死检查白细胞计数发病1周内白细胞可增至10,000~20,000/mm3中性粒细胞多在75%~90%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二)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维持1~3周(三)心肌梗死检查血清酶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发病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消失阳性率达92.7%谷草转氨酶(AST或GOT)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发病后8~12小时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才恢复正常近年来还用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γ-谷酰基磷酸转肽酶(γ-GTP)丙酮酸激酶(PK)等肌酸磷酸激酶有3种同工酶其中CK-MB来自心肌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极高分别达到100%和99%它升高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常用于判定梗塞的范围和严重性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其中LDH1来源于心肌在急性心肌梗塞后数小时总乳酸脱氢酶尚未出现前就已出现可持续10天其阳性率超过95%(四)心肌梗死检查肌红蛋白测定尿肌红蛋白排泄和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测定也有助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尿肌红蛋白在梗塞后5~40小时开始排泄持续平均可达83小时血清肌红蛋白的升高出现时间较CK出现时间略早在4小时左右高峰消失较CK快多数24小时即恢复正常(五)其他血清肌凝蛋白轻链或重链血清游离脂肪酸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均增高血清游离脂肪酸显着增高者易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此外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应激反应血糖可升高糖耐量可暂降低约2~3周后恢复正常.
      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辣,继续观察.

王桂花
王桂花 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擅长: 糖尿病,冠心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脑出血的 帮助网友:18598称赞:5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05 11:40:07 我要投诉

      窦性心律在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
      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最高“司令部”,那么,正常的心脏必须有正常的窦房结,正常的窦房结具有强大的自律性.凡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为窦性心律.窦房结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P波在Ⅰ,Ⅱ,aVF,V5导联直立,aVR倒置.(2)P-R间期大于0.12秒.凡是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改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影响窦房结自律性改变的有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及窦房结自身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两种,只有少数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的改变是由于窦房结本身的器质性损害引起.在神经因素中,主要是迷走神经的影响,其次是受交感神经的影响.因此,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餐后及发热时均可引起心动过速.同样,一些体液因素也能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而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体检检查心电图时,常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不少人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但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这些人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了.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窦性心律不齐”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成年人也不少见.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10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心率就是由此而来.但这个频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呼吸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因此,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减速跟呼吸之间有没有关系.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不少医生也注意到“窦性心律不齐”给人带来的恐慌,于是在诊断时会写作“窦性心律”.
      此外,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也不需要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临床上,窦性心律不齐分以下几种类型: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
      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
      ②P波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导联中,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激动的发生点在窦房结内移动,因此,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是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
      ②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
      ③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
      (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
      (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窦性心律体征
      窦性心律多见于正常人,呈短阵发作,当窦率加速时即转为窦性心律.临床意义同逸搏心律.有人认为多见于永存左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缺如等体静脉畸形患者中.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利心丸

利心丸

滋阴补血,宁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引起的心悸、气短...[说明书]

利心丸

利心丸

滋阴补血,宁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引起的心悸、气短...[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