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脸色发黄,吃奶中间有停顿
发病时间:出生40多天感冒时验过一次血红蛋白浓度是70G
半个月前验了 一次降到39G,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现在升到85G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贫血的原因
这是宝宝最近的一次血液分析:白细胞计数10.0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0.6淋巴细胞百分比63.8单核细胞百分比2.8淋巴细胞计数6.4红细胞计数2.90血红蛋白浓度85红细胞压积25.7红细胞分布宽度(CV)14.60血小板计数314其他的 都正常
病情分析:
喂养方式.可以母亲多吃补血类事物.如果严重可以药物治疗.
指导意见:
婴儿补血最适宜的辅食应是猪肝,鸡血和鸭血,不仅含铁量大大超过鸡蛋,而且容易被消化吸收,过敏反应也比鸡蛋少.如果婴儿每天吃10克猪肝,幼儿20克,便可有效地预防铁缺乏症,而且还不必补充维生素A.但用禽血补铁,要否补充维生素A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生活护理:
贫血的种类较多,不知道您的宝宝属于哪一类贫血,所以很难给你提供正确的方案,一办来说缺铁性贫血比较常见,对于此种贫血应该
一,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二,铁剂治疗:
(一)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二)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三)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病情分析:
贫 血
定义:正常人血液中红细胞数为男性400~550万/立方毫米,女性350~5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12~16克/百毫升,女性11~15克/百毫升.如果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上述数值,即为贫血.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种类型.引起贫血的原因有:营养失调使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骨髓造血功能受损,急慢性失血.贫血病临床主要表现:主要是因为身体各部位供氧不足引起.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看医生,查明病因,及早治疗.主要表现为皮肤(包括面,耳轮,手掌等),粘膜(包括脸结膜,口腔粘膜等)及甲床呈苍白色,易疲倦,无力,头晕,耳鸣,心慌气短,由坐位,卧位,蹲位起立时易发生晕厥,记忆力及反应力低下等.根据贫血的原因不同,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相应症状.
指导意见:
首先要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如驱除钩虫,搞好妇幼保健,对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增加营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除去病因,严重者给予输血,使用抗菌消炎药预防及控制感染,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雄性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近年来开展的骨髓移植手术,对医治本病,有重要的突破.
生活护理:
饮食调理:
(1)黄鳝500克,黄芪100克,加调料烧菜食用.
(2)猪血,菠菜各250克,煮汤食用.
(3).提倡用铁锅烧菜煮粥,这时缺铁性贫血十分有效.
2.合理饮食,纠正偏食,预防贫血;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再针对贫血的原因实行饮食辅助治疗.
3.注意保暖,穿柔软舒适的衣服.
黑木耳20克,红枣10只,红糖适量,煮熟食用.
病情分析: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指导意见:
一,缺铁性贫血
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三,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但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9毫克.因此,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富含铁元素的配方牛奶(粉)可有效防止儿童缺铁性贫血,添加肉类等富含铁的动物性蛋白也可补充婴儿的铁营养.
生活护理:
应注意喂养的食物中必须富含造血需要的物质,如尽量母乳喂养,给予相当年龄阶段的配方奶,对早产儿应及时添加含维生素E和叶酸及含铁质等食物,这样才有益于机体造血功能的恢复.
以上是对“四个月的婴儿贫血什么原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