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2008年11月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保守治疗
化验,检查结果:L4,L5突出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采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风险大吗?复发性高吗?
病情分析:
你好,采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风险性不大.腰椎间盘突出是退化性病变,其病理是突出部位的水肿,粘连,无菌性炎症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疼痛,
指导意见:
建议采用牵引,按摩,微波,药物等治疗.牵引法是利用在牵引状态下,椎间隙扩大,间盘后侧的后纵韧带张紧,使得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还纳.此种方法仅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或虽为突出但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没有破裂的病人,而对于间盘脱出则无效.按摩,微波治疗是通过松弛紧张的肌肉,增加局部血循环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生活护理:
应用一些脱水剂及激素,如甘露醇,氟美松等或改善神经代谢类药,如神经安乐平等,通过改善受刺激的神经根的炎性反应,达到止痛的目的
你好
腰4-腰5椎间盘突出,采用专业的中药外敷治疗,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通经活络,修复退变受损的椎间盘,控制骨质增生等功效,疗效稳定,治愈后不复发等特点,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生活,如有不明之处手机联系,祝早日康复!
你好!疗法正确就能很快治好,只不过要选对医院和医生才行.建议采用特制中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由于腰椎间盘突出都是椎体增生挤压所致,而一般医院由于没有化增生的药,所以不能根治.而手术和微创风险大,容易损伤神经,复发率也非常高.建议采用特制中药外用消除增生结合内服中药汤剂,通常不住院,一般1--2个疗程左右即可康复.
以上是对“腰椎间盘突出”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除非切除,否则是不能根治的,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保证较好的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指导意见:
高浓度的臭氧,具有收敛,气化作用,借助该作用,近几年有极个别医院采用治疗腰突症.在理论上注射臭氧可以气化浓缩腰椎间盘髓核,但臭氧进入椎管内会有哪些化学反应和并发症呢?这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从目前病人反馈来看,该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并不是太高.
生活护理:
治疗方法 作用机理 优点 缺点 并发症的发生 禁忌症
非 姚氏 将中药有效成份 纯中药制剂,治疗时间相 无 无
手 通络活 渗透入椎间盘髓 无任何毒副 对较长
术 血胶囊 核,使髓核脱水 作用,疗效
治 萎缩 ,溶解,从 可靠,可以
疗 而解除髓核对神 治本.
经根的压迫.
物理治疗(牵引,推拿,针炙,膏药等) 通过理疗,减轻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水肿吸收,缓解腰背和下肢肌肉紧张.
治疗方法简单,病人容易接受
需长期反复运用,缓解症状为主,无法根除. 偶有肌肉拉伤,加重症状现象. 急性期症状剧烈者小针刀,封闭 两种方法类似,以麻醉神经,缓解症状为主 起效迅速 缓解症状,无法根治 骨质疏松,痤疮,多毛,向心性肥胖,股骨头坏死,神经粘连.
糖尿病,高血压,胃病等.
手术治疗 常规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经皮穿刺切吸术 直接切除或切除部份髓核,解除或减轻神经根压迫. 可以治本 破坏正常骨关节结构,病人痛苦,有手术风险. 多,如腰椎不稳,术后粘连,手术不成功,手术损伤神经等. 年老体弱,轻度突出不适合手术者
介入治疗 胶原酶溶解术 溶解髓核胶原蛋白,减轻或解除神经压迫. 基本无损伤,治疗时间短 过敏反应严重,治疗风险高,如果无效会造成后继治疗难度. 溶解正常纤维环,破坏椎间盘内正常组织结构,粘连广泛 钙化型,并椎管狭窄型,腰突过敏体质患者
臭氧(三氧)注射疗法 收敛,气化髓核 同上 亦有过敏现象,待进一步观察. 有待进一步观察 钙化型,椎管狭窄,过敏体质.
病情分析:
你好,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变脆以致最后断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风险.
指导意见:
建议还是保守治疗:病变椎间盘相财应夹脊穴,双侧肾俞,腰腧,环跳,风市,承山,腰阳关,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阳陵泉.操作:采用无菌针灸针,直径0.4 mm,长50~75m m ,所取穴位常规消毒,依次进针,施以提插,捻转运针手法,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输出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治疗20 min后除去电针仪,每天1次,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中药治疗:① 中药口服,治疗上以补益肝.肾,疏通经络,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为主.基本方:淫羊藿20 g,杜仲1Og,何首乌15 g,桑寄生20 g,狗脊30 g,当归12 g,牛膝10 g,熟附子30 g,地龙20 g,忍冬藤30 g,防风12 g,延胡索12 g,独活15 g.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生活护理:
你如果是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应适当使双臂上伸和做蹲体动作,这样可使腰部骨关节及肌肉得到调节,消除疲劳,延长腰肌耐力.应尽量避免在一个固定的体位下持续工作.
温馨提示:
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适宜。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