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食物止泻的方法
以下几种食物不仅能提供婴儿必须的营养,而且还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1,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指导意见:
家庭救治方法:
婴儿腹泻的治疗,原则是减轻肠道的负担,调节饮食,加强护理,解除病因,控制感染和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对症治疗.
1.调节饮食:
(1)轻型或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无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大便无粘液,脓血,化验无明显异常,或仅有少量脂肪球),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或减少辅食.人工喂养者可暂给稀释乳,米汤等易消化食物,然后逐渐增加乳量.
(2)重型腹泻需输液时,应禁食6-12小时或更长时间.吐,泻好后,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地逐渐恢复饮食.轻症要3-4日,严重吐,泻者经5-10日方可恢复正常饮食.
2.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并记录次数和量以及排尿时间和尿量.勤换尿布,勤洗臀部,预防尿路感染和尿布性皮炎.
3.控制感染:根据肠道感染的情况应用抗生素,主要是控制大肠杆菌.目前用药有复方新诺明(儿童片),2-6岁早晚各服1-2片(首次服加倍),6-12岁早晚各服2-4片或黄连素5-10mg/kg,分2次口服,也可用新霉素,痢特灵,吡哌酸等.中毒症状严重,可用氨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肌肉注射.用药2-3日无效,可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新型青霉素Ⅱ或红霉素.病毒感染,可用马啉呱,中药大青叶及板蓝根.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肠道外感染性腹泻,相应治疗肠道外感染.
4.对症治疗:
(1)呕吐在禁食后不能停止者,可用苯巴比妥钠,每次每公斤体重5-7mg,肌注,也可用氯丙嗪,维生素B@6,爱茂尔.
(2)腹泻早期不宜用止泻剂,如症状已好转,腹泻仍迁延不愈,可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或氢氧化铝等药物,还可以服用卵黄油1-3ml,每日3次.
(3)腹胀时可行腹部热敷及肛门排气,口服乳酶生或肌注新斯的明.腹泻晚期发生严重腹胀,多是低血钾症所致,应立即补钾.
(4)食欲不振,可用胃蛋白酶,胰酶,多酶片等药.
5.液体疗法:液体疗法包括纠正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纠正失水需要补液,补液方法有口服法,胃管法,皮下注射法,静脉输液法,在此仅介绍口服法纠正轻度脱水无呕吐者.中重度脱水,往往有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病情较重,伴呕吐,精神不振,腹胀等,应送医院救治.轻度脱水无呕吐者,应口服补液,其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粉20g,氯化钾1.5g,加水1000ml.用法为50-60mg/kg,在4-6小时内少量多次服完.如脱水已基本纠正,可按在治疗过程中吐泻的损失量另加补液.
生活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
◆非母乳性食品应选择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
不要选择需很长时间才能消化的食物,选择以米粥或菜粥等淀粉类为主的食品,并做得软一些.但如果婴儿不愿意吃的时候也不要勉强,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不进食非母乳性食品也没有大问题.
若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腹泻时,不要轻易断奶.这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饮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再给孩子哺乳.
◆用孩子喜欢吃的饮品来补充水分
因腹泻而失水时,补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一些孩子喜欢喝的饮品,如开水,果汁,蔬菜汁等.当腹泻严重,并伴有呕吐情况时,更应频繁地补充水分.
◆当腹泻恢复正常后,也需慢慢地增加非母乳食品的量
当持续严重腹泻后,虽然腹泻已经停止了,但消化机能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正常,不能马上恢复吃原来的非母乳食品,应该先喂添加辅食初期的粘稠状食物,过几天再慢慢的恢复.同时,需持续服用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一段时间,直到宝宝肠道完全恢复健康.
温馨提示: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