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
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指导意见:
3种化痰的常用西药:
l,氯化铵:每日3次,每次饭后服0.3~O.6克.
2,必消痰:每日3次,每次8~16毫克.
3,羧甲半胱氨酸:每日3次.每次0.6克(1片).
病情分析:
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第四,患有鼻炎,炎症作用下鼻粘膜分泌大量脓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经鼻纤毛运送至鼻咽并粘附于鼻咽处,导致咽部异物感,进而通过咳嗽咳出.
指导意见:
1.用消炎药和去痰药,做到标本兼治.千万不能滥用止咳药,只治标不能治本,弄不好会加重病情.
2.自我按摩法:按摩鼻,喉两个部位.鼻部按摩:用弯曲的拇指顺鼻骨,两侧,上下按摩44下.再把双手掌放在喉骨部位,双手上下按摩66下.早晚各一次.
3.早上起床后,按摩之前先喝一杯白开水.以上方法要全年坚持,才见效果.我用以上方法运行三年多,现在呼吸道畅通,一年四季也不咳嗽,痰也少的多了.
4.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疏通鼻道,减少鼻腔内病毒数量,减轻鼻腔炎症,最终消除鼻源性痰.
生活护理: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针对病因积极的治疗
病情分析:
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第四,患有鼻炎,炎症作用下鼻粘膜分泌大量脓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经鼻纤毛运送至鼻咽并粘附于鼻咽处,导致咽部异物感,进而通过咳嗽咳出.
指导意见:
1.用消炎药和去痰药,做到标本兼治.千万不能滥用止咳药,只治标不能治本,弄不好会加重病情.
2.自我按摩法:按摩鼻,喉两个部位.鼻部按摩:用弯曲的拇指顺鼻骨,两侧,上下按摩44下.再把双手掌放在喉骨部位,双手上下按摩66下.早晚各一次.
3.早上起床后,按摩之前先喝一杯白开水.以上方法要全年坚持,才见效果.我用以上方法运行三年多,现在呼吸道畅通,一年四季也不咳嗽,痰也少的多了.
4.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疏通鼻道,减少鼻腔内病毒数量,减轻鼻腔炎症,最终消除鼻源性痰.
生活护理:
祝你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以上是对“痰多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芜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 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羊蜜膏治虚劳咳嗽肺痿
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沙蜜250克,生姜汁100毫升,生地黄汁500毫升.
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黄,生姜汁,不住手搅,微火熬数沸成膏.每日空腹温酒调1匙,或做姜汤或做粥食亦可.
补虚润肺,祛风化毒.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虚劳瘦弱,咳嗽肺痿,还有润肺润肤的功效.
6,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
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7,饮马乳清热止嗽
鲜马乳300毫升,白糖适量.
将马乳煮沸;饮时加白糖.
据介绍,马乳 “止渴疗热”,有补血生津,润燥止嗽的功效
肺结核的咳嗽,潮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8,冰糖燕窝粥治肺虚久咳
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
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摘去绒毛污物,再放入开水碗中继续涨发.取上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9,燕窝梨大养肺阴
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
白梨挖去核心,将其他三味同放梨内,盖好扎紧放碗中,隔水炖熟.服食.
养阴润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气短乏力.
10,萝卜胡椒止咳祛痰涎
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
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
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指导意见:
你的情况最好去医院仔细检查一下,祝福你早日康复,全家健康.
病情分析: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
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指导意见:
一,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病情分析: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今介绍常见痰多的几种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
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
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气管扩张 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
5,肺脓疡痰量特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针对病因积极的治疗
指导意见:
一,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二,西医对痰多的诊治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今介绍常见痰多的几种
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
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
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气管扩张 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
5,肺脓疡痰量特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如拍x线胸部照片.可疑肺癌时,应照断层片或胸部cT检查,验痰查,找癌细胞,最好做气管镜检查,以便早确诊,早手术,早放疗或化疗.如果是感染,应做痰培养检查.培养出致病菌后,还需做药物对该菌的敏感试验,以便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今介绍3种化痰的常用西药:
l,氯化铵:每日3次,每次饭后服0.3~O.6克.
2,必消痰:每日3次,每次8~16毫克.
3,羧甲半胱氨酸:每日3次.每次0.6克(1片).
病情分析:
多有很多原因: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第四,患有鼻炎,炎症作用下鼻粘膜分泌大量脓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经鼻纤毛运送至鼻咽并粘附于鼻咽处,导致咽部异物感,进而通过咳嗽咳出.
指导意见:
治疗:1.用消炎药和去痰药,做到标本兼治.千万不能滥用止咳药,只治标不能治本,弄不好会加重病情.
2.自我按摩法:按摩鼻,喉两个部位.鼻部按摩:用弯曲的拇指顺鼻骨,两侧,上下按摩44下.再把双手掌放在喉骨部位,双手上下按摩66下.早晚各一次.
3.早上起床后,按摩之前先喝一杯白开水.以上方法要全年坚持,才见效果.我用以上方法运行三年多,现在呼吸道畅通,一年四季也不咳嗽,痰也少的多了.
4.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疏通鼻道,减少鼻腔内病毒数量,减轻鼻腔炎症,最终消除鼻源性痰.
以上是对“痰多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
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指导意见:
一,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二,西医对痰多的诊治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今介绍常见痰多的几种
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
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
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气管扩张 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
5,肺脓疡痰量特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 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如拍x线胸部照片.可疑肺癌时,应照断层片或胸部cT检查,验痰查,找癌细胞,最好做气管镜检查,以便早确诊,早手术,早放疗或化疗.如果是感染,应做痰培养检查.培养出致病菌后,还需做药物对该菌的敏感试验,以便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温馨提示: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