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左侧腹股沟经常肿大
劳累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样办手术的成功率,影响性生活吗或者其它
病情分析:
隐睾系一侧或两侧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于下降途中任何部位.
男性胎儿在母体发育时,其睾丸的下降过程发生障碍,“抛锚”于下降途中,阴囊里找不到睾丸,就发生了隐睾症.究其原委,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解剖因素包括①在胚胎期,睾丸系带很短或缺如,不允许睾丸充分下降.②睾丸系膜与腹膜发生粘连,使睾丸无法向下.③睾丸的血管发育异常,弯曲或皱折,从上方牵拉而限制睾丸下降.④精索的血管或输精管太短.⑤睾丸体积过大,腹股沟管过紧或外环远端进入阴囊的口缺乏,则睾丸无法进入阴囊内.⑥阴囊发育异常,阴囊太小,容不下睾丸.
(2)内分泌因素睾丸下降要有足够的动力,那就是要依靠母体的促性腺激素刺激胎儿睾丸间质细胞产生雄激素,故:①睾丸本身有缺陷时,对促性腺激素不产生下降反应而发生隐睾;②因睾丸下降发生在血液中促性腺激素浓度很高时,所以当母体促性腺激素匮乏,也会导致睾丸下降不全.
(3)遗传因素有部分隐睾病人有明显家族史,故遗传因素也许是隐睾发生原因之一.或许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导致隐睾的发生,预计随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原因会一一明朗化,从而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阻止这种疾病的发生
指导意见:
因为隐睾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合并症发生,故宜及时处理,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等待疗法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时睾丸已下降入阴囊,但也有一部分婴儿,由于胚胎发育延迟的缘故,睾丸的下降时间可以推迟到出生后3个月到1年.因此,如初生时婴儿有隐睾,可不必急于采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试图将隐睾复位,可耐心等待,期待隐睾自动下降.曾有人观察了3612名男婴,发现真正隐睾极少在1岁之后再下降,这提醒我们,不采取积极措施,单纯等待的疗法只适用于2岁以内.
(2)激素治疗有一部分隐睾的患者是由于内分泌原因造成的.如我们前面所述,胎儿在母体时其睾丸下降与母体促性腺激素密切相关.据此,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先使用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而后用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HCG疗法治疗总量以1万~2万单位为宜,具体方法为1500单位隔日一次.另有一种短期大剂量冲击疗法,每天肌注4000~6000单位共3天.如治疗有效,用药后2~3周,睾丸即有可能降入阴囊.其适宜的治疗年龄在2~9岁,在这前后均无效.合成LH-RH鼻内喷雾法,方法为LH-RH(1毫克/毫升)1.2毫克,每天分6次鼻内喷雾,一个疗程为4周.本法对幼儿较适用,使用本法无效者中再用HCG仍可有效,故上述二法可联合应用.
(3)手术治疗①睾丸固定,开刀将睾丸强行固定在阴囊内,乃治疗隐睾症最主要和最有效方法,大多数患者采用此法可获得成功治疗.手术时机选择十分重要,过早可能失去隐睾自行下降的机会,过晚又将影响睾丸的功能,过去主张2~5岁为宜,最迟不超过6岁.近年有学者提出宜在2岁前就手术治疗,理由是2岁后患儿的睾丸组织已经发生病理变化.②睾丸移植,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用自体睾丸移植法治疗高位隐睾获得较好效果.医生别出心裁地将整个隐睾连同它的血管一齐切下,“搬家”到阴囊里,再在显微镜下手术,将睾丸血管小心地吻合在腹壁下动,静脉上,以保证睾丸的血液循环.③睾丸切除术,一旦发现睾丸明显发育不良,萎缩变小或质地变软等丧失功能情况,应毫不留情地将隐睾切除,以防日后发生恶变.
病情分析:
您到底是隐睾还是疝气?
指导意见:
这两种病同时发生的还是少见.不过不管是哪种,对外科来讲都不是大手术.并且现在疝气的修补手术可以做无张力修补,不必太担心.
温馨提示:
注意健康饮食和按时休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