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2009年九月27日受电风扇受冷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基本上好.可是感觉好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需要什么治疗比较好,我还是学生
病情分析:
面神经瘫本身就是有自愈倾向旳疾病
这种疾病基本是 十个医生 十种治疗方法
对于面神经瘫来说 针灸只是次要 辅助旳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才是最主要旳
面神经瘫主要运用旳就是神经营养药物
这也是无论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都是肯定旳
常用药物 维生素B1 B12 甲钴胺 等
糖皮质激素也是常用药物
通常短期(1-3天)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或者泼尼松口服治疗 重症静脉用药
指导意见:
面神经瘫有面神经炎和面神经麻痹两种
面神经炎会出现面部肿痛 皮疹旳症状 通常除了上述治疗外还需要加用抗生素治疗
面神经麻痹会出现味觉旳退化 这是因为面神经是一对混合神经
有时候会出现耳痛 这是因为牵涉到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
记住
神经营养药物+中医治疗
才是最佳旳治疗方法
单纯旳针灸是不好旳
病情分析:
2009年九月27日受电风扇受冷
指导意见:
针灸治疗面瘫很见效.建议找老中医给你开药给你调理,同时配合针灸治疗.
生活护理:
按时作息,饮食规律
病情分析:
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指导意见:
面瘫最好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
食疗:
1,防风粥:防风10—15克,葱白口茎,粳米30—60克,前两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该方可祛风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袭络引起的面瘫,肌体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水少许,文火炼稠,后加入薄荷粉,调勺,再继续炼于不粘手时,即成该方具有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的功效,对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3,川芎白芷水炖鱼头: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鱼头500克,葱,胡椒,姜,盐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分早,晚食鱼喝汤.该方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面瘫.
4,姜糖苏叶饮: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钟.该方具有流风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诸症.
生活护理:
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以上是对“面瘫的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面瘫是由于外伤,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等导致的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表情肌瘫痪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单侧.患病2年内没有完全恢复的称早期面瘫,2年以上的称晚期面瘫.
指导意见:
面瘫的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2, 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3,局部护理: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病情分析:
面瘫是由于外伤,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等导致的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表情肌瘫痪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单侧.患病2年内没有完全恢复的称早期面瘫,2年以上的称晚期面瘫.
指导意见:
自我按摩
1,枕额肌额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驰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一,自我按摩
现介绍沿着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枕额肌额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驰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颧肌 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轮匝肌 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二,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上述每个动作的训练是针对不同肌群的运动障碍设计的,因此在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时,应针对受累的肌群进行训练,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受累肌群时,可按上述程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以上是对“面瘫的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