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身体肥胖,头晕头胀,时常感到胸闷,脚冷
脚后跟疼;血压经常180'190/130'140.
有七八年了.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最近刚住了10天院,血脂偏高,心脏呈对称性增厚,血流未见异常.双肾未见异常,双腿血流正常.脑ct显示;右脑基底有小点状低密度灶,脑室不大.输液;血栓通,疏血通各两只并饭前口服波依定'早晚各两粒倍他乐‘早晚一粒,卡托普利每天3粒,睡前一粒阿司匹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每天有规律性头胀胸闷.时间;8-10点左右,18-20点左右两次.请专家解答.谢谢!
您现在已经住院治疗,并且用的这些药物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根据您的这些症状可以暂时吃这些药,看谁药能否降至正常那个CT的结果显示,应该是有脑梗塞的。所以这种情况就得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注意饮食。
病情分析:
高血压,建议低盐,低脂肪饮食,戒烟酒,加强体育锻炼.口服替米沙坦治疗.只要药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但关键要注意生活饮食规律
指导意见:
高血压患者宜"三多三少",即多维生素,多无机盐,多纤维素,少盐,少脂肪,少热量,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动物内脏如肝,心,肾等
禁烟忌酒,长期饮酒可促使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而诱发高血压
肥胖患者要限制饮食,防止体重超重
以上是对“患有高血压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好,患者的血压还是比较高,建议及时就诊专科医生,并及时针对性治疗,一般来说,目前血压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血压没降下来,原因可能是个人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没有改善,还有就是药物上不合理,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做些相应的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些药物治疗,平时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当的锻炼,合理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血压变化及时随诊.Ydt
病情分析: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
指导意见:
高血压病康复体育的运动类型选择要以有氧代谢运动为原则.要避免在运动中做推,拉,举之类的静力性力量练习或憋气练习.应该选择那些有全身性的,有节奏的,容易放松,便于全面监视的项目.有条件的可利用活动跑道,自行车功率计等进行运动.较适合高血压病康复体育的运动种类和方法有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娱乐性球类,效游,垂钓等等.
1.气功:以放松功较好,也可酌用站桩功,强壮功和动功等.练功原则强调“松”,“静”,“降”.要求配合意念和简单的动作.意念的部位宜低于心脏位置,如丹田,涌泉穴等.呼吸宜用顺呼吸法,不宜采用停闭呼吸法.要适当延长呼气,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动作宜采用大幅度的有松有紧,有张有弛的上下肢及躯干的交替和联合运动,切忌持续性紧张的长时间等长收缩运动.气功练习每天至少1次,每次30~45分钟.据报道,一次练功后可使收缩压下降2.1~2.4kPa,舒张压也有下降.一般在练功两周左右后见效.有报告,一组用药物治疗血压仍未能很好控制的病例,加用气功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在巩固期加用气功更为有效,常可使维持用药量减少1/3~1/2,并使血压维持平稳.
2.太极拳: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多为大幅度活动,思绪宁静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练完一套简化太极拳后,收缩压可下降1.3~2.7kPa(10—20mmHg),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人安静时收缩压的平均值约比同年龄组老人低2.7kPa左右.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时最重要的是注意一个“松”字,肌肉放松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从而促使血压下降.此外,打太极拳时要用意念引导动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静,这有助于消除高血压患者的紧张,激动,神经敏感等症状.
3.步行:步行可按每分钟70~90步开始,约每小时步行3~4km的速度,持续10分钟.主要适用于无运动习惯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一种适应性锻炼过程.以后可逐渐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国内应用医疗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治疗高血压取得较好疗效.
其方法举例如下:
第一条:1600m平路.用15min走完800m,中途休息3min;
第二条:2000m平路,用18min走完1000m,中途休息3~5min;
第三条:2000m路程,中有两段各长100m,斜度5~10度的短坡,用20~25分钟步行1000m,休息3~5分钟,继续用7~8分钟,走完500m平路,休息3分钟然后用20~30分钟上山,中间可适当休息.上山后体息5~10分钟,然后下山.
具体方法可因地制宜,但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每次活动不应出现不适反应.如感体力有余,可用延长距离,加快步速等方法来增加运动量,也可用走,跑交替方式.
病情分析: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
指导意见:
建议你积极控制血压水平,规律服药,平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注意血压监测,定期复诊.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