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口角有白粘液,口发干,睡觉打鼾还有干咳
三年时间啦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一直按鼻炎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应挂什么科?
这可能是有鼻炎或者是慢性咽炎引起的这种症状,尤其是上火或者是感冒的时候,症状可以加重,可以去当地医院耳鼻喉科,让医生仔细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再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 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
指导意见:
中医学多以滋养肝肾,益气润燥,清热生津的方法治疗口干症,且有较好的疗效.
口干症患者可选用以下组方进行治疗: 黄精15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百合10克.泡水代茶饮用,有助于减轻口干症状.
以上是对“口干、唾液粘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去医院看应挂什么科看啊?
鼻炎?咽炎还有可能,还是挂耳鼻喉,不过换个医院.
病情分析:
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总以为区区口干无碍大局,多喝水就能迎刃而解.其实,口干是多种疾病的信号.
1)干燥综合征
口干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口干往往难以忍受,即使水不离口也不解渴.患者唾液减少,吞咽干的食物十分困难,舌及口角开裂疼痛,易生龋齿.半数左右的患者腮腺肿大,部分患者有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的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严重者可致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危险后果.患干燥综合征者眼内还常有异物感,烧灼感,且鼻孔干燥,易结痂.
专家提醒--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它的口干症状多不为患者和医生所注意,以致造成漏诊和误诊.
指导意见:
2)糖尿病
糖尿病人常有口干,口渴症状.临床糖尿患者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多尿包括尿量增多和排尿次数增多,每日总尿量可达3--5升,甚至可多达10升.
由于多尿,体内失去大量水分,因而口干渴喜多饮.饮水量与血糖浓度,尿量和尿中失糖量成正比.
口干作为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常因其他症状不够典型而易被人们忽视,以致坐失早期治疗的良机.
专家提醒--糖尿病的诊断比较容易,高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只要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能将糖尿病鉴别得一清二楚.
3)甲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也会出现口干症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能量代谢增快,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多,散热量也加速.
临床症状为口干多汗,怕热,皮肤湿润且温度升高,甲状腺肿大,突眼.
甲状腺机能亢进起病缓慢,多数患者记不清确切起病时间,加之早期症状不明显,故易被患者忽视,但早期如果借助甲状腺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则很容易就能得到明确诊断.
中医学多以滋养肝肾,益气润燥,清热生津的方法治疗口干症,且有较好的疗效.
口干症患者可选用以下组方进行治疗: 黄精15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百合10克.泡水代茶饮用,有助于减轻口干症状.
病情分析:
口干多因阴虚津少,或气虚阳弱,津液不承所致.
指导意见:
治宜养阴生津,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汤,五汁饮等方.气虚阳弱者,治宜益气温阳,用七味白术散,小建中汤,金匮肾气丸等方.还要注意检查是否是糖尿病.另外注意如果睡觉打鼾或是肺部疾病呼吸急促或是鼻炎张嘴呼吸都有可能导致的.
病情分析:
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口干,想到的便是饮水解渴.殊不知,经常性的口干也可能是患了某些疾病,常见的原因有:?
口腔疾患:如上下牙对合不好,鼻中隔偏歪,下鼻甲肥大,鼻息肉等.这些人经常张口呼吸,口腔内气体呼进呼出,带走较多的水分,致使口干.
指导意见:
慢性肺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他们的肺功能一般较差,机体缺氧严重,因而常进行张口的代偿性呼吸,一旦肺功能有所改善,口干症状便可缓解.?
维生素B2缺乏:机体缺乏维生素B2时,也会引起口干,同时还会有口角溃疡,咽干,舌体溃疡.
生活护理:
防治口干舌燥3法
1.莲子芯水可防治口干舌燥:将莲子芯用开水沏,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日饮二三次可预防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嗓子疼痒,声音嘶哑,脑觉昏沉等.同时还可治疗咳嗽.
2.吃拘杞子治夜间口于症:每晚吃拘杞子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但应指出,对长期口干的老年人,应进一步检查,例如有人患癌症, 也有口于的现象,请万万莫大意.另外,对糖尿病或老年人因津液分泌减退而感到口干者,尤其在夜间,可将拘杞子洗净备用,需要时取一粒含在舌心上,几秒钟后,就会从舌根生出津液,解除了口中干渴,入睡前含人,一夜不用喝水.
3.蜂蜜加米醋治咽干舌痛: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1匙蜂蜜,2匙米醋,冲一大杯开水,连续喝几个月就会好转,同时对大便异常也可得以恢复正常.
以上是对“口干、唾液粘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能减少鼻病毒感冒的传播。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