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经量少,来时头痛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乌鸡白凤丸,逍遥丸,益母草膏等等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详细的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你好 经血过少一般会抽血检查,检查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催乳素,黄体酮,来确定是卵巢还是脑垂体的激素出问题.其次量基础体温制图,以观察是否有排卵,或是否出现黄体酮不足的情形.还可超音波检查,侦测子宫内膜厚度及是否排卵.
指导意见:
如果是因子宫粘连造成子宫颈堵塞引起,可用子宫镜分开后置入避孕器,再用激素治疗3个月.假如是黄体酮不足,可以补充黄体酮或使用卵巢治疗.放松心情,减少生活上的压力也有助于月经正常.
病情分析:
为什么会发生痛经呢?一般来说,青春期女孩在月经初潮后,来月经时都会稍微出现腹痛,腰酸的现象,或是有点犯困,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如果疼痛难忍,面色苍白,手脚冰冷,还恶心呕吐的话,就属于医学上的“痛经”了,应该到医院及时查清引起痛经的原因.
指导意见:
一般来说,在月经初潮后的1~2年里,由于子宫还没有发育好,或者宫颈管狭窄使经血外流不畅,或者子宫位置异常,月经期内子宫收缩过强等,都可能引起痛经现象产生.还有些女孩,一快来月经时,精神就紧张,害怕肚子痛,结果反而导致痛经.还有遗传的因素,比如母亲有痛经,女儿也会发生痛经.
如何对待痛经呢?一旦发生痛经,一不要惊慌紧张,二必须找医生诊治.自己则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要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月经期注意保暖,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不要用冷水洗浴和游泳;消除对月经的恐惧心理,放松情绪.发生痛经时,可用热水袋敷腹部,喝点红糖姜水,或适当服用止痛药.严重的痛经,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诊治
以上是对“月经太少,来时头很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月经量少(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常伴体重增加.本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或人流手术后宫腔黏连或大失血后等疾病.
指导意见:
本病临床分血虚,肾虚,血瘀和痰湿四型.
1.血虚 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淡,脉细.
2.肾虚 经少色淡,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尿频.舌淡,脉沉细无力.
3.血瘀 经少色紫,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暗,脉涩.
4.痰湿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腻.舌胖,苔白腻,脉滑.
生活护理:
【分型治疗】
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2克 黄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0克 大白芍12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仙灵脾9克 山茱萸9克 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
菟丝子12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 当归9克 熟地10克 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仙灵脾10克 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 红花6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 泽兰叶12克 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病情分析: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每次行经天数短与2天,经血量每次不超过20ml.经血量色淡或深,原因包括:1,月经过少多由脑垂体功能低下,卵巢分泌雌激素不足,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内膜较薄引起的,长期服用避孕药物也可以引起;2,以及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粗暴刮宫损伤了内膜组织;3,还有就是个体差异,即初潮后,一直经量很少,但排卵和生育功能正常等;4,进行性的月经减少常常是闭经先兆.
经期头痛考虑是痛经的表现.
指导意见:
建议行B超检查,性激素检查,CA-125,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后才可对症治疗.如果是雌激素水平低或内膜损伤引起的月经少,可口服雌孕激素治疗;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月经少,治疗原发病后可好转.
温馨提示:
膳食清淡、慎用补虚之品,宜食有助于疏风散邪的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