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身上长水豆体温正长
2天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了点银珠加胡椒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服什么药好的快
病情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指导意见:
水痘是传染病,传染率还比较高,所以孩子要注意隔离这几天就不要去学校了,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如果实在是很痒,你们要避免孩子去挠,可以适当的用温热水敷下减轻不适感,可外搽龙胆紫液,继发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多给孩子喝点儿水,然后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病情分析:
小孩5岁,身上长水痘,体温正常
指导意见:
这个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般用抗病毒的如更昔洛韦,用炉甘石止痒.银珠加胡椒可以不用吃,注意不要抓破以免发生继发的感染,饮食方面正常就可以,不要吃海鲜等发物,其他方面就和正常一样,没有什么忌讳的.如果在上幼儿园,暂时不要去,有传染性,等水疱全部结痂才没有传染性.祝小孩早好.
病情分析: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水痘的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后约90%-96%发病,以6各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多见于冬春季节. 水痘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病儿的唾液内有水痘病毒,所以水痘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直接传染.
指导意见:
防止并发症:水痘病情一般较缓和,但遇病人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时,病情可趋严重,易并发水痘肺炎心肌炎和肾炎等.故在家庭护理重要警惕并发症,注意病儿饮食营养,多给病儿饮水,食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但不必忌口.
以上是对“小儿水豆要如何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西医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搔痒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涂炉甘石洗剂.
指导意见:
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如有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四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抗菌素等. 中医治疗 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连服三天.皮肤抓破者,可用青黛散外敷. (4)护理 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发热期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水疮,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5)预防 早期隔离患者,对易感人群,需严密观察三周,并可口服板蓝根冲剂,予以预防,对患严重湿疹或正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小儿,应特别注意保护,切勿与水痘患儿接触,如已接触,则可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两种球蛋白,同时对正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小儿需及时减量或逐渐停用激素.此外,对水痘患儿的用具等要暴晒或煮沸消毒.
病情分析:
水痘是一种小儿最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另一种是接触传染,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多见于1~6岁的小儿,水痘传染性很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体中流行.
指导意见:
1.患了水痘的病儿一经确诊,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水痘虽然症状较轻,一般都能顺利恢复,但它的传染性很强,而且水痘在目前还未普遍施行自动免疫,因此预防水痘,主要靠隔离好病儿,尽可能避免健康儿童与患水痘的病儿接触.
2.发热时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3.嘱咐和管理病儿不要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可缝制一副毛边向外的手套,戴在病儿手上.如果疱疹破了,可涂1%的紫药水,如有化脓可涂抗生素软膏.
4.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和盖过厚的被子,而造成过热引起疹子发痒.
5.个别水痘病儿可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病儿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别吃“发物”
1,食用菌类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生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2,海腥类 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症,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3,蔬菜类 主要有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这类食物易诱发皮肤疮疡肿毒.
4,果品类 主要有桃子,杏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伤筋骨.
5,禽畜类 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鸡蛋虽不属发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鸡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异性蛋白质后出现病态反应.
此外,属于发物的还有獐肉,腐乳,酒酿及葱,蒜,韭菜等.现代临床研究还证实,忌食发物对于外科手术后减少创口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物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易方面由于发物具有的催发或诱发作用,食疗上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使用蘑菇,竹笋等发物,可起到助其透发,缩短病程的作用.又如多食海腥发物以催发牛痘等,都是利用了发物具有的透发作用.
病情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指导意见: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积极隔离病人,防止传染.对于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3ml/日,连续3天.
早期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为止.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龙胆紫液,继发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早期采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无环鸟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每日肌注维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抗病毒药物治疗.阿糖腺苷10mg/kg•d,静脉滴注.或无环鸟苷5-10mg/kg,每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疗程5-7天,或加用a-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
病情分析:
水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能抗病毒治疗,预防各种病发症.
指导意见:
水痘初期可喝绿豆汤,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不要给孩子洗澡,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指甲长了要及时剪短,避免抓破疱疹而引起感染,若疱疹已破,可涂1%龙胆紫.切记一定不要用激素治疗,否则会加重病情.暂时也不要打预防针,容易引起过敏.此外,该病可并发脑炎,心肌炎等,因此,一旦发现并发症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是对“小儿水豆要如何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指导意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风热型:
症状:无发热或发热较轻,1-2日内出疹,先于躯干,头面部见红色小丘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疱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脉浮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或佐以利湿.
方药用银翘散加减: 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荆芥6克,竹叶6克,鲜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兰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若湿邪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渗湿之品;疹边有红晕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肤瘙痒甚,加蝉衣,僵蚕等.
2.毒热型:
症状:发热较高,或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过密,疹色紫暗,疱浆晦浊;或伴有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脉洪数或沉实,舌质红或,绛,舌苔黄燥而少津. 治以清热解毒,凉营滋阴.
方药用清营汤合清胃散加减: 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黄连6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当归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剂.疹色深红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栀清热凉营;阴津耗伤甚,口干燥者加花粉,麦冬,芦根等养阴生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者,加服硝黄粉或大黄,枳实等泻火通腑.
单方验方:
1.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3天.
2.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连服2-3天.
3.黄芩5克,木通2.5克,共为细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若服散剂,其量减半.本方有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水痘湿热较盛者.
4.三豆汤:黑豆,绿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将豆淘净,同甘草用雪水或长流水煮至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又入汁再浸,再晒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适用于痘疹将发之际,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无或有终生不出者.
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适用于水痘轻症.
6.紫草0.3克,陈皮0.15克,为粗末,新汲水煎服.适用于小儿痘疮紫暗,发出不畅.
外治法:
1.苦参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2次.
2.止痒药方:地肤子30克,僵蚕15克,白鲜皮15克,芥穗15克,茵陈15克,败酱草15克,白矾9克,白芷9克,共为细末,擦于患处,每日2-3次.
3.青黛散:青黛,黄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为细末,撒布患处,或用麻油调敷,1日1-2次.适用于痘疹破溃,继感邪秽时.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