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头晕无力
09.12.31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血清HBsAg阳性 HBCAb阳性 血清钾值为3.1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应该使用什么药品
病情分析:
治疗情况:血清HBsAg阳性 HBCAb阳性 血清钾值为3.1
低钾血症
指导意见:
治疗情况:血清HBsAg阳性 HBCAb阳性 血清钾值为3.1
补钾治疗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属于低钾!低钾血症有什么症状
1.四肢软弱无力,软瘫,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2.神志淡漠,目光呆滞,嗜睡,神志不清.
3.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
4.心悸,心律失常.
指导意见:
血清钾=3.5mmol/l为正常轻度低血钾可以全无症状,血清钾<3mmol/L时出症状,主要如下;一,神经-肌肉症状 细胞外液的钾浓度,对神经冲动的传导起决定作用,其浓度均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呈正相关,血钾低时轻者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病情发展则全身性肌无力,肢体软瘫,不能翻身,严重者,特别当血钾急骤下降时,可因膈,呼吸肌麻痹而致呼吸困难,甚至障碍少见,偶尔有麻木感,腱反向减弱或消失肌力下降,长期低钾可引起肌纤维溶解.二,循环系统症状 体液的钾深度与心肌的应激性呈负相关.血钾浓度过低可产生心律失常,使心脏在收缩期停跳;病理改变,轻者,肌纤维横纹消失,重者,心肌坏死,及纤维化,早期出现心率增快,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显示低钾改变:心动过速,T波平坦,倒置,出现U波或U波更为明显,S—T段下降,以后出现多源性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心室扑动或颤动,心跳骤停,导致阿—斯综合征.三,泌尿系统症状 长期失钾可导致肾远曲小管细胞空泡变性以至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受损导致对ADH不敏感,以致浓缩功能减低,排出大量低比重尿,病人中渴多饮,夜尿,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略偏高.长期低钾导致缺钾性肾病时,可有轻度蛋白尿,透明或颗粒管型,并使肾抵抗菌素力减弱易罹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四,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厌依,腹胀,肠蠕动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现肠麻痹.五,中枢神经症状 轻者表现为倦怠,软弱无力,精神不振;重者反应迟钝,定向力减退,嗜睡,以至神志不清,昏迷.六,代谢紊乱表现 出现代谢性碱中毒伴面酸性尿.钾缺乏时细胞内缺钾,Na+与 H+进入细胞内相对较多而致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H+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缺钾,肾远曲小管Na+ ,K+交换减少,Na+ 与H+交换增加,Na+与HCO3ˉ 回收增多,Clˉ 排出增多,形成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H+和Clˉ 从尿排出增多的结果,可引起反常的酸性尿.临床表现的轻重决定于钾缺乏的程度及发展的速度.慢性失钾缓慢下降者,体内虽缺乏严重而临床表现较轻.相反,如在短期内丢失大量钾和血钾急骤下降,则临床症状明显而严重.
如果这样,快去医院,找医生帮忙!
病情分析:
钾的功用:
钾是身体中数量较大的物质,多数存在於各细胞内,与细胞外的内互相协调,
以维持血液和体液的酸碱平衡,以及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与渗透压的稳定.
其他的钾则分散储存在於神经,血球与肌肉当中.
钠,钾,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持体内水份与酸碱度的平衡.
人体血清中钾浓度只有3.5~5.5mmol /L,但它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钾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以及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当体内缺钾时,会造成全身无力,疲乏,心跳减弱,头昏眼花,严重缺钾还会导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钾会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肠麻痹,加重厌食,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指导意见:
防治低钾的关键是补钾.临床上可选用口服10%的氯化钾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钾食品,特别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含钾丰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药,毛豆,苋菜,大葱等蔬菜中含钾也比较丰富,黄豆,绿豆,蚕豆,海带,紫菜,黄鱼,鸡肉,牛奶,玉米面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钾.各种果汁,特别是橙汁,也含有丰富的钾,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
以上是对“血清钾值为3.1全身无力头痛发烧!”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当人体血浆中钾离子浓度低於3.5 mEq/L时称为低血钾,常见原因为摄取减少,流失过多,如腹泻,呕吐等及钾离子由细胞外液转移至细胞内液.当人体发生低血钾时,将影响人体的心脏血管,中枢神经,消化,泌尿及肌肉系统.
指导意见:
一定要补钾:(1),一般采用口服钾,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
(2),静脉输注氯化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浓度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钾10~20ml,每g氯化钾必须均匀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静脉推注.补钾量视病情而定,作为预防,通常成人补充氯化钾3~4g/d,作为治疗,则为4~6g或更多.
温馨提示:
膳食清淡、慎用补虚之品,宜食有助于疏风散邪的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