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孩子得了病最痛苦的莫过于家长,孩子很小抵抗力低,很容易受到感染.小儿气管炎就是孩子们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给他们幼小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虽然市场上也推出了很多治疗小儿气管炎的药物,但是孩子毕竟还小,如果吃错了药问题可就严重了.
指导意见:
首先,中医治疗小儿气管炎疗效好.
中医治疗气管炎的原则是,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以攻邪为主.寒邪以温肺化痰,热痰以清热宣肺为法.小儿气管炎在急性发作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以治其标,重在理肺与脾,常用豁痰,宣肺,降气等法.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当扶正以固其本,重在扶脾益肾,培土生金,以调其脏腑功能,去其生痰之因,以冀减轻和制止发作,逐步达到根治的目的.
其次,中医治疗小儿气管炎要趁早.
小儿气管炎如果发现的早,治疗及时,就可以根治.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误诊,就会导致病情恶化,严重者造成肺部终生顽疾.小儿气管炎主要是由于着凉,接触过敏源等原因引起的,从而引起伏痰,诱发小儿气管炎.急性发作时会表现气促喘急,喉中痰鸣等,是邪实为主的标证,缓解期则表现出面色白,鼻梁青筋,食欲呆钝,喉间有痰鸣声等肺脾两虚的症状.如果孩子发现这样的症状,要及时到中医院进行治疗.
最后,中医治疗小儿气管炎要坚持.
对于小儿气管炎的治疗一定要彻底,不要看症状消除了就以为没事了.通常小儿气管炎早期发现,中医老专家只要查明原因,再针对病因开方服药,用几剂就应该可以痊愈了.但是要注意每个疗程后要定时找中医专家复查,确定急症真的治愈了才可以放心停药.
病情分析:
感冒为什么会引起气管炎:
感冒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因为对病情不重视,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发展为急性气管炎,甚至最终导致肺炎.
如果感冒发烧久治不愈,又出现了咳嗽的症状,一定要特别加以注意,因为这个时候很可能是发生了气管炎.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呼吸道很脆弱,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外界的侵害.若是健康成年人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感冒,儿童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感冒,并且未加控制,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气管,水肿,粘液腺体肥大,分泌物增多等现象,表现出来就是干咳,咳痰,甚至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这就是因为感冒引起的急性气管炎.
所以说,即使是常见的感冒,也会由于延误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积极的治疗,避免恶化.
指导意见:
你好,通常小孩子都害怕上医院.如果病情不严重的话,那么这里提供一些食疗方法:
1,百合粥:鲜百合20克,糯米50克,共煮粥,冰糖调服.健脾补肺,止咳定喘.
2,芥菜粥:芥菜头适量切碎,粳米50克,共煮粥服.温化痰饮.
3,杏仁粥:杏仁20枚去皮尖,粳米50克,共煮粥服.
4,梨粥:鸭梨3个去核切片取汁.粳米50克熬粥,将熟时兑入梨汁调匀服.清心润肺,止咳除烦.
5,山药汤:山药200克煮熟去捏泥,粟米250克炒熟研粉,杏仁去皮尖500克炒熟研粉.每天早上用开水冲泡粟米杏仁粉10克,兑入山药泥适量,调入麻油后服.益气补虚,温中润肺,用于小儿久咳不愈或反复发作等.
还有,
方1葱白粥
组成:糯米6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茎,米醋5毫升.
用法:糯米生姜捣烂,加入葱白米醋煮粥,趁热饮用,并温覆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
主治:小儿气管炎风寒感冒,咳嗽初起,痰白稀薄,头痛恶风,不发热.
方2姜糖饮
组成:生姜10克,红糖15克.
用法:生姜洗净,切丝,以沸水冲泡,盖5分钟,调入红糖,应有足够辛辣味,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和胃.
主治:小儿气管炎风寒感冒,风寒咳嗽痰稀,鼻流清涕,头痛恶风者.
生活护理:
小儿支气管炎的护理及预防
[护理]
1.注意休息,多喝水,忌油腻食物.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油气等刺激.
[预防]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2.注意寒沮调节,防止受凉,尤其是秋冬季节,特别注意胸部保暖.
病情分析:
您好!
小儿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指导意见:
止咳祛痰:若痰粘稠不易吸出,可用雾化吸入及选用10%氯化铵合剂,必嗽平,小儿强力痰灵(2-4岁1-2片,5-8岁2-3片)..频繁干咳影响睡眠及休息,可服少量镇咳药物,如异丙嗪及氯丙嗪0.5-1mg/kg/次,每日2-3次,应注意避免用药过量及时间过长,影响纤毛的生理性活力,使分泌物不易排出.
以上是对“小儿气管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