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做春梦就遗精了这正常吗
2010.1.4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是不是不正常
病情分析:
在没有性交活动时的射精称为遗精.遗精是青春期后男性常见的生理现象,未婚男性在正常情况下,每月遗精1~2次,即精满则溢.
指导意见:
属于正常现象;
原因较多,但多为功能性,如缺乏性知识;思想过度集中在性的问题上,大脑皮层始终存在一个性的兴奋灶,随时会触发脊髓中枢兴奋;精神上紧张,焦虑,恐惧,造成肌肉紧张与肌肉运动加强;劳累过度,长期慢性疾病,身体虚弱,营养不良,使射精功能紊乱.还有生殖系病变,如前列腺炎,精囊炎,包茎,包皮过长,包皮龟头炎等,出现炎症充血刺激,使阴茎易勃起,均可造成频繁遗精.另外,在患者日常生活中,穿紧身裤,睡眠时被褥太暖或太沉,睡前玩弄性器官,餐餐吃刺激性的食物或饮烈酒,容易诱发阴茎勃起,引起性器官充血,也可造成遗精.
遗精是精满自溢,如果过于频繁就不正常。治疗遗精频繁,应养成良好生活起居习惯,保持心情舒畅,积极参加健康的体育活动以排除杂念,节制性欲,戒除频繁手淫,还要避免接触性刺激书刊影片,防止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睡眠时,养成侧卧习惯,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太暖,内裤不宜过紧。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香烟、酒、咖啡。
病情分析:
1)勿把生理现象视为疾病,增加精神负担.成人未婚或婚后久别1—2周出现一次遗精,遗精后并无不适,这是生理现象.千万不要为此忧心忡忡,背上思想包袱,自寻烦恼.
指导意见:
(2)既病之后,不要过分紧张.遗精时不要中途忍精,不要用手捏住阴茎不使精液流出,以免败精贮留精宫,变生他病.遗精后不要受凉,更不要用冷水洗涤,以防寒邪乘虚而入.
(3)消除杂念.不看色情书画,录像,电影,电视,戒除手淫.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体力劳动和文娱活动,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4)慎起居.少进烟,酒,茶,咖啡,葱蒜辛辣等刺激性物品.不用烫水洗澡,睡时宜屈膝侧卧位,被褥不宜过厚,内裤不宜过紧.
(5)遗精发生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关检查,找出致病原因,及时治疗.
以上是对“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做春梦就遗精”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一种生理现象,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
指导意见:
.有梦而遗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自行滑出者为"滑精".一般这种情况多见于有泌尿系的感染
病情分析:
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症,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梦遗不一定是性梦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被褥过暖,内裤过紧,衣被对阴茎刺激或阴茎受压的结果.
指导意见:
生理性遗精,一般2周1次或者更长时间,遗精量多而精液粘稠,遗精时阴茎勃起功能正常.只要符合以上的情况,那你就只是生理性的遗精,是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
以上是对“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做春梦就遗精”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放心吧!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指导意见:
男性在睡梦时的射精有时候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积累到一定量自然就会出来了,祝您身体健康!
病情分析:
主要症状:非性交时发生精液外泄,一夜2-3次或每周2次以上,或在清醒时精自滑出,伴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等.如由外生殖器炎症引起者,具有相应的炎性体征三,诊断要点:
1,多发于青壮年常有精神,心理因素,或物理因素,或纵欲,过劳史,或生殖器炎症史.
2,非性交时发生精液频繁外泄,并伴有上述全身不适症状.
3,可做相关的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生殖器及附属性腺的炎症.
指导意见:
百度知道 > 医疗健康 > 人体常识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22岁遗精正常吗?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6-5-19 19:18
请问22岁遗精正常吗?对身体有害吗?
怎么克服?
提问者: 番茄_沙司 - 二级最佳答案遗精从医学上说,遗精就是指在没有性交或手淫情况下的射精.在入睡后做梦时遗精为梦遗,不在做梦时遗精称为无梦遗精,清醒状态下遗精则为滑精.据统计,约80%男子有过遗精现象.
遗精是未婚男子的一种生理现象.男孩子到了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睾丸开始不断地产生精浆.精子和精浆混合起来就成了精液.当精液在体内积聚到一定数量再贮存不了时,常常会通过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这就是中医所讲的“精满则溢”的道理.
遗精没有规律性.一般来讲,一个月遗精5-6次属于正常现象.如果遗精次数过多,或在有正常性生活的情况下仍有遗精,以及在清醒状态下遗精,均属于不正常现象.不正当遗精党见于遗精者思想过分集中在性问题上,或有手淫的不良习惯.另外,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炎以及身体虚弱,劳累过度敢可以引起遗精.
温馨提示:
注意生活起居,节制性欲,戒除手淫。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