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小便失禁
2008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了一些前列康效果不是很明显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了解一下啊
病情分析: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前列腺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发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前列腺病),特异性前列腺炎(由淋球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它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和前列腺痛.
指导意见:
中药治疗: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的列腺炎出于是一种慢性病症,使得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前景让人乐观.中医一般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进行辨证施治,这里我们做分别的介绍.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克,坤草30克,陈皮10克.
气滞血痪型:症见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少腹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小茴香6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肝肾阴虚型:症见尿道口常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肝肾,清泄相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肾阳不足型:症见小便淋涩挟精,畏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沉弱.治宜温肾壮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苓24克.
病情分析:
你这种情况还是要做详细的检查先,不一定是前列腺的问题.
指导意见:
建议你到三甲医院去就诊比较好.一般叫做什么中心医院或者是人民医院的比较好.
以上是对“前列腺炎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前列腺炎多饮饮食不节,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诱发的
指导意见:
在药物治疗上建议使用前列康或者前列安通片进行治疗较好,要多吃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避免不洁性行为,积极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病情分析:
最近,有的学者根据能弥散进入前列腺的抗菌药高低水平的不同,把抗生素做了分类.高水下的有三甲氧苄氨嘧啶,氯林可霉素,红霉素等;中等水平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低水平的有氨苄青霉素,先锋I号,先锋IV号,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土霉素,青霉素G,多粘菌素B,利福平及多数磺胺药等,患者可让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品种,用法,用量等.
指导意见:
前列康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综合治疗.
建议物理疗法
是借助于声,光,电,热,水等各种物理因素,对机体组织器官和致病因子发生作用,以调节机体本身的内因,来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的一种治疗措施.物理疗法主要是利用所产生的热力作用,使深部组织充血,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组织的滋养,加速炎性产物的吸收清除,有利于炎症的消散.
病情分析:
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常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够穿透前列腺包膜的抗生素主要有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临床常用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
指导意见:
由于一般抗生素难以通过前列腺包膜,故有人采用前列腺直接注射疗法治疗前列腺炎也有很好的疗效.该法是将敏感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直接注射到前列腺内,当然,该疗法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必须由泌尿外科医生操作.
病情分析: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
指导意见:
自我按摩:患者取下蹲位或侧向屈曲卧位,便后清洁肛门及直肠下段后,用自己的中指或食指按压前列腺体,方法同前,每次按摩3~5分钟,以每次均有前列腺液从尿道排出为佳.按摩时用力一定要轻柔,按摩前可用肥皂润滑指套,减少不适.每次按摩治疗至少间隔3天以上.如果在自我按摩过程中,发观前列腺触痛明显,囊性感增强,要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以避免慢性前列腺炎出现急性发作时还行前列腺按摩的情况.
以上是对“前列腺炎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急性前列腺炎可有恶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是会阴或耻骨上区域有重压感,久坐或排便时加重,且向腰部,下腹,背部及大腿等处放射,若有小脓肿形成,疼痛加剧而不能排便;尿道症状为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可伴有排尿终末血尿或尿道脓性分泌物;直肠症状为直肠胀满,便急和排便感,大便时尿道口可流出白色分泌物.慢性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病.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常由急性前列腺炎转变而来;前列腺病常由病毒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慢性充血等引起.性交中断,性生活频繁,慢性便秘均是前列腺充血的原因.
指导意见:
选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单独或联合应用,经会阴部直接注入的列腺部,或在B超引导下把药液直接注入前列腺病灶内,每周1~2次,10次为一疗程.这种治疗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药物直接注入前列腺,很容易扩散并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不但可以杀灭注药部位的细菌,还可以消灭其周围组织的细菌,药物部分被吸收入血还可以协同消除尿道及其它部位的感染,对难治性,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或者您也可以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具体您可以到当地医院请中医师开方治疗,平时在家也可自己采用一些方法自己进行治疗,比如按摩法,坐浴法等都对前列腺炎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祝您身体健康.
病情分析:
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次有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其它致敏原等.性欲过旺,前列腺充血,下尿路梗阻,会阴部压迫,损伤,邻近器官炎症病变波及前列腺以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等,都可能是造成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甚至病人的精神状态也是影响症状轻重的一个因素.总之,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造成经久不愈的原因,很可能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病因,或在同一时期存在一个以上的致病因素.
症状:
急性前列腺炎:发病急,有全身感染症象或脓毒血症表现,高热,白细胞升高,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痛,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直肠胀满,排便困难,偶因膀胱颈部水肿,痉挛可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病人症状表现相差很大,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病人自觉症状可不完全一致,一些病人症状显著,但前列腺触诊,前列腺液检查可无特殊发现或改变轻微,而另一些病人前列腺液有大量脓细胞,前列腺质地变硬,却可全无症状.因此,症状的轻重可能还和病人的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
指导意见:
抗生素治疗
这是治疗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抗生素药物自血浆弥散入前列腺液,大部分对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是有效的,但由于不能穿越前列腺上皮的脂膜而进入前列腺腺泡中达到冶疗作用,所以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治疗前列腺选抨抗生素药物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药物对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
(2)确定应用的药物应以高脂溶性,高渗透能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离解度高的的物为标准.
(3)两神以上并有增效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
(4)为使药物在前列腺间质中达到有效浓度及防止尿道感染的发生,应提倡超大剂星和超时限(4~12周)的用药法.
最近,有的学者根据能弥散进入前列腺的抗菌药高低水平的不同,把抗生素做了分类.高水下的有三甲氧苄氨嘧啶,氯林可霉素,红霉素等;中等水平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低水平的有氨苄青霉素,先锋I号,先锋IV号,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土霉素,青霉素G,多粘菌素B,利福平及多数磺胺药等,患者可让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品种,用法,用量等.
中药治疗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的列腺炎出于是一种慢性病症,使得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非常人的作用,而且前景让人乐观.中医一般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进行辨证施治,这里我们做分别的介绍.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克,坤草30克,陈皮10克.
气滞血痪型:症见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少腹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小茴香6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肝肾阴虚型:症见尿道口常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肝肾,清泄相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肾阳不足型:症见小便淋涩挟精,畏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沉弱.治宜温肾壮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苓24克.
温馨提示:
多饮水,不憋尿,节制性生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