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最近老耳鸣,主要表现在以下情况
1.作鼓气实验时,把鼻子捏住往耳朵里鼓气会听到耳鸣
2.将手指塞入耳道里,压紧,也会出现耳鸣
3.环境安静时,并且躺下时,会出现耳鸣
环境稍微吵闹就感不到耳鸣,左耳耳鸣比右耳要重
大概20多天前,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在小区医院打针治疗,治疗的第三天居然出现耳朵闭塞,耳闷,耳鸣的现象,不知道那医生给我用的什么药,我问他,他说没有耳毒性,是头孢曲松和什么一个抗病毒的药物,又去大医院看,打针,结果耳闷,耳朵闭塞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还是耳鸣,一直到今天,弄得我晚上睡觉难安神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注射过抗生素,做了中耳乳突的CT平扫,证明中耳正常,但是就是有耳鸣现象,而且只在上述3种情况下才感得到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请问医生,我这个耳鸣到底是由于什么引起的,我该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证我耳鸣的原因呢??那么也请医生帮忙分析下,我耳鸣的原因.耳鸣真的让人很烦,我想寻求治疗方案,谢谢各位好心医生
我想请问医生,我这个耳鸣属于传导性,还是神经性,我该做怎么样的治疗,如吃什么药啊,做什么检查啊,我现在很郁闷,晚上时常睡不好,请帮帮我
我做了中耳CT扫描,一切正常,不就证明没中耳炎吗??还需要做检查吗???CT不够???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 考虑你是由于感冒引起了鼻炎 导致耳咽管堵塞引起了分泌性中耳炎 引起上诉症状的
指导意见:
所以 你的耳鸣也是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 建议进行专科检查以明确中耳炎积液是否已经完全吸收 如果积液没有吸收应该进行鼓室穿刺抽液或者置管治疗 如果鼓膜内陷应该进行咽鼓管吹张术治疗 同时进行营养神经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注意保持睡眠充足 休息充足 禁食辛辣 煎炸容易上火的食物 如果有鼻炎 应该同时治疗鼻炎
病情分析: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
指导意见:
耳鸣可能与脑供血不足有关,而脑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是脑动脉硬化,与高血脂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脂,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另外注意咽鼓管炎有可能导致的,还要注意不要经常使用耳机
耳鸣是患者在耳部或头部的一种声音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为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亦可出现于内,外,神经,精神等科的疾病中.耳鸣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5000年前就已有描述.正常人在特殊条件下也可出现耳鸣,如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几乎每个健康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耳鸣.这是由于人体呼吸,心跳,血液循环,关节活动,肌肉收缩或耳部血管的搏动等所产生的声音传导到耳部,所引起的声音感觉.由于各人对上述声音的觉察程度不同,而且常因环境噪声对这种声音的掩蔽作用,致使许多人并未感觉.即使在一般的隔音室内,环境噪声的强度可达20~30dB,亦足以掩蔽本身体内的生理性杂音.只有当体内的声音强度超过环境噪声的掩蔽作用时,耳鸣才成为一个症状.
绝大部分耳鸣属耳源性,如外耳,中耳,内耳,蜗神经,听觉中枢传导径路或皮层的损害均可引起耳鸣.少数则属非耳源性,如血液,内分泌,肾脏或血管等病变也可引起耳鸣.严重的耳鸣常影响休息,学习和工作,甚至使患者感到非常苦恼,甚或厌世,成为就诊的主要症状.耳鸣还可为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症状,如单侧性耳鸣可能为内听道或脑桥小脑角肿瘤的首发症状,又如脑血管病变可先有耳鸣.因此,耳鸣对某些耳科和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目前耳鸣尚难正确测定,将其作为耳部或全身病变程度的估价尚有困难.耳鸣还与患者的心理,精神因素及体质条件有关.平时许多传音性耳聋或感音性耳聋患者的耳鸣较轻,常不成为就医的原因,当患者感觉有精神性困扰或体质虚弱时,耳鸣就可成为扰人的症状.由于耳鸣可随同精神性或功能性疾患出现,有时易认为是一种功能性症状而被忽视,使患者得不到应有的检查和处理,甚至延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耳鸣的发病率较高,各家报道不一,Cole(1987)报道10%~17%的成年男性,11%~18%的女性出现过耳鸣,而Singer(1982)发现26.1%的成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其中4%~8%诉耳鸣严重.在耳鼻喉科门诊病例中,其发病率可高达80%.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74%~80%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50~70岁.男,女间的发病率相似.左耳发病多于右耳,已为一些资料所证实,如Hazell所分析的单侧性耳鸣中,左耳发病率为46%,右耳仅29%.这可能与一侧大脑半球的优势有关.
以上是对“耳鸣,该怎么确证其原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