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眼睛有点冲血,脸稍微浮肿
疲劳过度,压力过大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间断吃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现在该怎样接受治疗
病情分析:
眼睛有点冲血,脸稍微浮肿,都是肾小球肾炎的表现,但是你没说具体病的时间呀!半年以上是慢性的了.
指导意见:
最好接受医院的正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要单纯用西药,那样只是控制症状,以后还容易复发.
生活护理:
低盐饮食.少用或者不用损坏肾脏的药品.
病情分析: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通常需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水肿减退即可逐步增加室内活动量.对遗留的轻度蛋白尿及血尿应加强随访观察而无需延长卧床期,如有尿改变增重则需再次卧床.3个月内宜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可于停止卧床后逐渐增加活动量,2个月后如无临床症状,尿常基本正常,即可开始半日上学,逐步到参加全日学习.
2.饮食和入量 为防止水钠进一步潴留,导致循环过度负荷之严重并发平,须减轻肾脏负担,急性期宜限制盐,水,蛋白质摄入.对有水肿,血压高者用免盐或低盐饮食.水肿重且尿少者限水.对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摄入.
指导意见:
急性肾炎分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病因,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药方.
1.风水相搏
证候 眼睑先肿,继而四肢,甚则胸腹,皮肤光亮,按之不凹陷,小便短黄,多有血尿,兼有发热恶风,咳嗽,肢痛,喉核赤肿疼痛,苔薄白,脉浮.
本证以眼睑浮肿,皮肤光亮,按之不凹陷,发热恶风,苔薄白,脉浮为证候要点.
治法 疏风利水.
方药: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或越婢加术汤
方中麻黄宣肺祛邪,连翘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水消肿.
若有表寒时,加荆芥,防风,羌活祛风解表
夏季感寒,可加香薷,浮萍解表行水
烦躁口渴,有里热者,加石膏,黄芩清肺卫之热;
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大小蓟等以清热止血;
咽喉乳蛾肿痛者,加土牛膝根,马勃,板蓝根解毒利咽;或用牛蒡甘桔汤加减.
湿胜于风,腰以下肿明显者加大腹皮,茯苓,猪苓,泽泻以利水湿.
2.湿热内侵
证候 面目浮肿,小便短赤,多有血尿,皮肤疮毒,舌质较红,苔薄黄,脉滑数.
本证以小便短赤,皮肤疮毒,舌红苔黄为证候要点.
治法 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
方中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清热解毒,陈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五加皮淡渗利湿.
肿甚者,加车前草,滑石利水消肿;
皮肤有疮疡者,加苦参,白藓皮渗湿解毒;
尿血明显者,加大蓟,小蓟,石苇,丹皮,生地,茅根凉血止血.
湿热壅盛:浮肿甚,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沉数.可用疏凿饮子:[NextPage]
3.肺脾气虚
证候 恢复期或病程较长者.可表现浮肿不著,或无浮肿,面色少华,倦怠乏力,易汗出,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缓弱.
本证以浮肿不著,易汗出,易感冒,舌淡苔白为证候要点.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 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参苓白术散健脾胃化水湿,旨在培土制水,以黄芪,防风扶正祛邪,益气固表.
若迁延日久,有肾阴不足,证见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者,治宜补益肾阴,可用六味地黄丸.
4.水气上凌心肺
证候 少尿或无尿,肢体浮肿,咳嗽气急,心悸胸闷,神情烦躁,难以平卧,口唇青紫,
指甲发绀,苔白或白腻,脉细数无力.
本证以肢体浮肿,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口唇青紫,脉细无力为证候要点.
治法 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方药 已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方中葶苈子,大黄泻肺逐水,椒目,防己利水,人参大补元气,附中温壮元阳.
肢厥汗多者,加肉桂,龙骨,牡蛎温阳敛汗;尿少者,加桂枝,泽泻温经利水.[NextPage]
5.邪陷心肝
证候 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烦躁,甚或抽搐,昏迷,舌质红,苔黄糙,脉弦.
本证以头痛,眩晕,苔黄,脉弦为证候要点.
治法 泻火利湿,平肝潜阳.
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龙胆泻肝汤泻肝经实热,重用龙胆草泻肝经实火,合羚羊角,钩藤平肝熄风,佐以当归,生地,白芍养血柔肝,肝火得泻,肝风得熄,则痉厥自止.
呕恶者,加半夏,胆南星豁痰化浊;
神志不清,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
抽搐者,加钩藤,石决明熄风止痉.
6.水毒内闭
证候 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或昏迷,舌苔腻,脉弦.
本证以尿少或尿闭,头痛,恶心,苔腻,脉弦为证候要点.
治法 辛开苦降,辟秽解毒.
方药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温胆汤即二陈汤加竹茹,枳实,大枣;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附子组成.方中大黄,黄芩,黄连辟秽解毒,清泄邪热,附子温经扶阳,干姜辛开温中,陈皮,半夏燥湿化浊,竹茹,枳实清胆和胃.
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玉枢丹以增强辟秽解毒作用;抽搐者,加羚羊角粉,紫雪丹止痉开窍.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