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精神抑郁,老怀疑有坏人害自己,睡眠差,便秘,易怒,喜欢离家出走
春夏最频繁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常吃利培酮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最佳治疗药物或方法
精神分裂症不易治愈且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去除心理因素,药物只是控制了某些疾病的症状,当遇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时又可能复发,因此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如果需要帮助可以与我联系或进入我的科室,祝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指导意见: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能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有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药物;继之出现以氟哌啶醇为代表的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以及以氯普噻吨(泰尔登)为代表的硫杂蒽类(Thioxanthene)药物.按临床作用特点,可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前者以氯丙嗪为代表,以镇静作用强,抗兴奋和抗幻觉妄想作用明显,锥体外系副作用较轻,但对心血管和肝功能影响较明显为特点,治疗剂量较大.第二类以氟哌啶醇,三氟拉嗪为代表.该类药物的抗幻觉,妄想作用较突出,锥体外系副作用较严重,无镇静,抗兴奋作用,对内脏功能的副作用较轻.此外发现苯甲酰胺类(Benzamide)的舒必利(sulpiride)也是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继续治疗
继续治疗:在急性期精神症状业已得到控制后,宜继续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持续1个月左右,以期使病情获得进一步缓解.然后逐渐减量进行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旨在减少复发或症状波动而再住院.维持治疗的时间一般在症状缓解后不少于2年.如病人系复发,维持治疗的时间要求更长一些.这一阶段的抗精神病药物逐渐减量,以减至最小剂量而能维持良好的恢复状态为标准.一般在3~6个月后逐渐减至治疗量的1/2,如病情稳定,可继续减量,减至治疗量的1/4或1/5.如病人为第2次发作,药物维持的时间更长一些.即使用较低剂量维持,定期复查,随时调整剂量,可避免复发
病情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指导意见: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病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为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也十分重要.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对“精神分裂为何久治不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精神分裂症无论从生物学或是方法学角度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一直是精神病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传统医学模式强调生物性的病因,按照这一观点,精神分裂症属于原因不明的疾病.因为,自从发现致病微生物后,人们习惯把各种疾病的病因都看成是单一的因素,如果找不到单一病因就认为是“病因未明”.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认为是病因未明,例如高血压,胃溃疡等.精神分裂症当然也属于这一类.不过,这一传统概念已有所变化,反映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疾病模式的变化方面,即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意味着对多数疾病来说,其发病不是绝对地取决于单一因素,例如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一定就患肺结核(实际上多数不患肺结核),是否患病还决定于本人当时的精神和躯体状况,而这些又和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就精神分裂症而言,有些人认为它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
指导意见: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病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为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也十分重要.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能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有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药物;继之出现以氟哌啶醇为代表的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以及以氯普噻吨(泰尔登)为代表的硫杂蒽类(Thioxanthene)药物.按临床作用特点,可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前者以氯丙嗪为代表,以镇静作用强,抗兴奋和抗幻觉妄想作用明显,锥体外系副作用较轻,但对心血管和肝功能影响较明显为特点,治疗剂量较大.第二类以氟哌啶醇,三氟拉嗪为代表.该类药物的抗幻觉,妄想作用较突出,锥体外系副作用较严重,无镇静,抗兴奋作用,对内脏功能的副作用较轻.此外发现苯甲酰胺类(Benzamide)的舒必利(sulpiride)也是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到临床症状特点以及病人的躯体状况特点.
(1)急性期系统药物治疗:首次发病或缓解后复发的病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力求系统和充分,以求得到较深的临床缓解.一般疗程为8~10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如下:
①氯丙嗪:治疗剂量一般为300~400mg/d.60岁以上老年人的治疗剂量,一般为成人的1/2或1/3.
②奋乃静:除镇静作用不如氯丙嗪外,其他同氯丙嗪.对心血管系统,肝脏和造血系统的副作用较氯丙嗪轻.适用于老年,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成人治疗量40~60mg/d.
③三氟拉嗪:药物不仅无镇静作用,相反有兴奋,激活作用.有明显抗幻觉妄想作用.对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等症状有一定疗效.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成人剂量20~30mg/d.
④氟哌啶醇:是丁酰苯类药物.本药能较迅速地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有抗幻觉妄想作用,对慢性症状亦有一定疗效.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明显.成人治疗剂量12~20mg/d.
⑤氟哌噻吨(三氟噻吨,复康素):该药对阴性症状效果较好.剂量10~20mg/d.日量在20mg以上时,易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对造血系统,肝,肾无毒性作用.起效较快,2周内见效.
⑥珠氯噻吨(氯噻吨,高抗素):该药对妄想,幻觉以及兴奋,冲动等行为障碍效果较好.每片10mg,治疗剂量40~80mg/d.起效较快,1周可出现疗效.
⑦氯氮平:因其有明显抗精神病作用,而锥体外系副作用甚轻,而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主要缺点是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的副作用,出现率约1%左右.需要定期检测,治疗开始2个月需每周1次,3个月后需每2周1次.一旦出现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国内外双盲研究资料显示,氯氮平对急性精神分裂症症状疗效与氯丙嗪等相等同,但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氯丙嗪(Meltzer HY,1995).国外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6周双盲,多中心协作资料(Kane,1988),发现氯氮平600mg/d的疗效优于氯丙嗪1200mg/d,前者20%有效,后者为4%.常用治疗剂量300~400mg/d.
⑧舒必利(Sulpiride):临床总疗效与氯丙嗪相接近,对控制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有效外,对改善病人情绪,与周围人接触亦有治疗作用.治疗平均剂量600~800mg/d.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D2受体,同时作用于5-HT2受体及其他受体.其特点是锥体外系副作用等明显低于第一代.
⑨利培酮(维思通):是5-HT2/D2受体平衡拮抗剂.其主要优点是锥体外系副作用较轻,除对妄想等阳性症状有效外,亦能改善阴性症状.国内多中心研究发现,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效,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及依从性也较好(顾牛范,1998).成人治疗剂量为3~4mg/d,个别可达6mg/d.
⑩奥氮平(奥兰扎平):作用于D4,D3,D2受体及5-HT2,α2受体.较氯氮平的优点是无粒细胞缺乏的严重副作用,无锥体外系副作用.国内临床研究发现,奥氮平对阳性,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态均有良好疗效,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舒良,1999).成人治疗剂量为5~20mg/d.
继续治疗
继续治疗:在急性期精神症状业已得到控制后,宜继续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持续1个月左右,以期使病情获得进一步缓解.然后逐渐减量进行维持治疗.
生活护理: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发病机理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但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还没充分阐明,所以一级预防难以实施.
二级预防
在精神分裂症的一级预防尚未能实施以前,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上.因此要在社区建立精神病防治机构,在群众中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消除对精神病人歧视,不正确的看法,使病人能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在返回社会后,要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为病人康复创造条件.在社区康复机构的指导和训练下,在家庭的支持下,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心理应激,坚持服药,避免复发,减轻残疾.国内外的经验均说明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主要指康复,指利用尽可能取得的条件和时机采取综合的手段,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率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让病人不复发或少复发,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出院前的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经住院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消失后,自知力部分恢复,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变化的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复发的方法.
2,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医疗性监护的保证及心理上的支持.
3,建立定期门诊随访制度,指导患者服用适量的维持治疗药物,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研究表明,维持服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4,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可以从社区开始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日间工疗站,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病情分析:
坚持维持量服药治疗是最有效的预防复发措施:病人和家属要高度重视维持治疗.
指导意见:
2, 及时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一般都能防止复发,常见的复发先兆为:病人无原因出现睡眠不好,懒散,不愿起床,发呆发愣,情绪不稳,无故发脾气,烦躁易怒,胡思乱想,说话离谱,或病中的想法又露头等.这时就应该及时就医,调整治疗病情波动时的及时处理可免于疾病的复发
温馨提示:
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