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不来月经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内分泌检查,FSH:7.39 LH:10.2 PRL:36.7 E2:46 P:1.68 T:0.61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检查结果正常吗
病情分析:
你不来月经有多长时间了, 最近有没有突然改变环境或者旅行,压力大什么的
指导意见:
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你是有我上述的情况的话,就可以先观察,有一到两个周期月经紊乱是可以先观察的,激素水平的测定每个医院的参考值不一样,所以不能判断你的激素水平.如果你的激素水平低是可以通过避孕药来调节的
月经不调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卵巢功能失调,也可能是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还有可能就是使用避孕药物,炎症都会引起的。一定要注意休息保养可以口服益母草颗粒或者是乌鸡白凤丸,进行调理半个月左右。
病情分析:
您好,这种情况属于闭经.
指导意见:
(1)精神因素.精神上的创伤,恐惧,紧张等.
(2)营养不良.
(3)全身性疾病.如严重贫血,结核,肾脏病,糖尿病等.
(4)子宫本身疾病.如先天性无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创伤,刮宫过深,宫腔粘连等.
(5)卵巢疾病.如卵巢先天性缺如或发育不良或手术切除,恶性肿瘤等.
(6)内分泌腺疾病.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的病变.另外尚需注意,有些闭经属于假性闭经,即有月经周期的变化,但因先天性畸形或后天的损伤使经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的这类闭经.这些病人往往有下腹周期性胀痛,并且逐月加重,与上述真性闭经不同.
以上是对“不来月经内分泌检查,FSH7,39LH10”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月经不调1.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O.5℃.
2.经期延迟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指导意见:
女性月经不调与肾,巢关系密切
女性月经不调已经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近几年,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由于生活压力,生育,流产等原因,很多女性刚过30岁,因面部 就出现色斑,皱纹,乳房干瘪萎缩,松弛;阴道泌液减少,性机能减退,失眠,烦躁,潮热,盗汗等症状,甚至有很多人在35岁左右就开始月经不调.
2002年,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由我国最权威的医学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数10名资深研究员组成的中国女性月经不调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致力于研究女性月经不调的根本原因和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肾脏,卵巢在女性月经不调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两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靠单一补 肾或单一养巢都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抗衰养颜的目的.
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通过补肾养巢同时进行,才是真正解决月经不调的唯一途径.
病情分析:
闭经是许多妇科疾病所共有的一个症状,是由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中的某一环节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引起.按引起闭经的病变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和下丘脑性闭经.妇女年满18周岁经尚未来潮称为原发性闭经,约占闭经总数的5%,多为先天发育异常;月经已经来潮,而出现连续6个月月经不行者,称为继发性闭经,约占95%,病因各异.中医学将本病称之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血隔”.
指导意见: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对因环境改变,精神创伤引起的一时性闭经,可通过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等予以调整.对口服避孕药引起闭经者,应停药观察.
(2)子宫内膜结核者:予以抗痨药物治疗.
(3)内分泌治疗:适用于先天性腺发育不良,卵巢功能受损,垂体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等引起之闭经.
①雌激素治疗:用于年龄较轻,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患者.
②孕激素治疗:用于有一定量雌激素分泌的患者.
③雌孕激素治疗:序贯性应用雌激素及黄体酮,以引起月经样撤退出血.
④诱发排卵:可选用克罗米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对垂体功能不足者,可选用HMC(绝经后促性腺激素),75-150u/日,肌注,用药3—5天后,若雌激素未上升,可增加用量为150-225u/日,若雌激素已上升,可维持原量或减量,至卵泡成熟,一般需7~15天.在HMG末次注射的同时或停药1-2日后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500-1000u/次,连续3-4天.但必须在B超监测下使用,防止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4)手术治疗
①官腔黏连者,扩张富颈,分离黏连,并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再黏连.
②对卵巢,垂体及其他部位的肿瘤可行手术治疗.
2.中医药治疗
(1)肾气不足:原发性闭经,或初潮晚,月经错后量少,色淡黯质稀,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带下少,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润,脉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补肾益精,调补冲任.
方药:菟丝子,枸杞子,熟地,覆盆子,党参,首乌,黄精,当归,女贞子各15克,紫河车,仙灵脾,肉苁蓉各10克.
中成药:参茸丸.
病情分析:
1.促黄体生成素(hLH)结果3.17mIU/mL
女:卵泡期:2.12-10.89
排卵期:19.8-103.3
黄体期:1.20-12.86
绝经期:10.87-58.64
2.促卵泡刺激素(hFSH)结果7.65mIU/mL
女:卵泡期:3.85-8.78
排卵期:4.54-22.51
黄体期:1.79-5.12
绝经期:16.74-113.5
3.泌乳素(PRL)结果14.61ng/ml
女:50岁 2.74-19.64
4.孕酮 (Prog)结果0.55ng/ml
女:卵泡期:0.31 1.52
黄体期:5.16-18.56
绝经期:0.08-0.78
5.雌二醇(ESTRDL)结果35.00pg/ml
女:卵泡期:24-114
黄体期:80-273
绝经期:20-88
6.睾酮(TESTO)结果43.37ng/dl
女:卵泡期:10-75
指导意见:
1.缓解精神压力,可从事一些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每周进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钟.
2.多食用一些有减压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虾,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红柿等.
3.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4.不妨在食谱中添加大葱,豆类,南瓜,大蒜,生姜,栗子,橘子等食物;另外,醋,酱,植物油,辣椒,胡椒等调料及炖牛肉,鸡肉高汤,都对这种情况引起的月经不调有一定作用.
病情分析:
女
22岁
不来月经
内分泌检查,FSH:7.39 LH:10.2 PRL:36.7 E2:46 P:1.68 T:0.61
指导意见:
你好 你的情况建议你对照标准来看下 你的情况不是很好.要及时治疗
以上是对“不来月经内分泌检查,FSH7,39LH10”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不规则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出血全无规律性.以上几种情况可由局部原因,内分泌原因或全身性 疾病引起.②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③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④闭经.
指导意见:
1.缓解精神压力,可从事一些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每周进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钟.
2.多食用一些有减压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虾,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红柿等.
病情分析:
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指导意见:
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
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
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
血热型:
1,实热型: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有血块.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调经止血.可用风轮止血片,四红丹等.
2,虚热型:经来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热滋阴,调经止血.可用固经丸.
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逍遥丸,七制香附丸,慈航丸,少腹逐瘀丸,月月舒冲剂,失笑散,当归浸膏片,妇科得生丸,调经补血丸等.
肾虚型: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可用女宝,嫦娥加丽丸,定坤丹,鹿胎膏等.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色,质反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失调出现的全身性病变,是女性中的一种多发病.
月经不调的发病原因是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肾气亏损,,六淫侵袭;七情太过,饮食不节,营养不良,房劳多产,太胖太瘦,跌扑损伤,机械刺激及全身性疾病等诸多因素使卵巢,体内激素调解功能紊乱,导致冲任空虚,血海不能按期满溢,行经规律失常而生病.
治疗月经不调重在调经以治本,准确诊断,因症而异,先病而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因经不调而生病者,宜先调经,经调则病自愈.传统医学辨症施治,应用补肾扶脾,理气活血法使气血调和,阴生阳长,脾胃健,精血旺则流自畅.
1:处方:丹参20克,当归,党参,玫瑰花,女贞子,广木香各15克,赤芍,旱莲草,延胡,香附各10克,红花,核桃仁各9克,川军6克.
随症加减;经期错后腹痛加炒茴香10克,元桂6克.经期提前加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5-7剂,有效率达98.7%
2:处方:红鸡冠花,白鸡冠花各9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月经来潮前6天,日服2次
疗效:用药6天见效
温馨提示:
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