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上下牙都痛
3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北京口腔医院治疗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用子牙疼痛一滴灵咋样
病情分析:
你好,像你这种情况首先查明是牙疼还是神经疼.
指导意见:
若是牙痛治疗患牙效果不错,若是三叉神经痛可以口服药物治疗,也可以做三叉神经撕脱术.
病情分析: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指导意见:
治疗可采取口服药物卡马西平, 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h~48h后即有镇痛效果.也可采取中医针灸及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疗法.此外,还可采取伽玛刀治疗.
生活护理:
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病情分析:
疼痛发作常无预兆,为骤然发生的闪电式,短暂而剧烈的疼痛
指导意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反复发作,难于治愈,现治疗方法虽然不少,但均不理想,目前还没有可彻底根治的疗法.解放军463医院针灸科对本病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最早时采用循经取穴的传统针刺方法,选取面部,四肢的胃经与胆经穴位,施以针刺,但收效甚微.
以上是对“三叉神经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子牙疼痛一滴灵【主要成分】:
以细辛,骨碎补,牙痛草,当归等九种纯中药天然绝配,细辛祛风散寒止痛为君药;骨碎补益肾行血,固精髓,镇牙痛;生麻清热解毒,升清降浊为臣药;牙痛草行气止痛为佐药;当归行气,活血,止痛为使药,纯中药滴耳酊剂.
指导意见:
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疼是脏腑失调,气血不畅,经络不通造成,国际疼痛学会研究发现:三叉神经周围微血管病变,淤堵,压迫三叉神经纤维及核团形成三叉神经疼.
肾主骨生髓(包括牙髓),齿为骨之余,肾开窍于耳,祖国医学认为耳是人体的缩影,五脏六腑,皮肤九窍,四肢百骸等部位,通过经络与耳密切联系,故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之说.通过耳道滴入药液,可以调经络,通气血,和五脏,治疼痛.
子牙疼痛一滴灵,在耳全息理论,经络理论,异病同治基础上,辨证施治,独辟蹊径,采取独特的滴耳给药方式,调经络,通气血,和五脏,治疼痛.特含的神经活性调护因子快速改善三叉神经周围微血管功能,强力排除淤毒,解除对三叉神经纤维和核团压迫,同步修复受损的三叉神经,彻底消除三叉神经疼.
生活护理:
饮食疗法饮食自疗法
(1)绿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熟,去渣,食豆饮汤,每日2次,每日1剂.
(2)猪腰子1只,食盐少许,骨碎补15克,水煮食肉饮汤,每日1剂.用于肾亏牙浮,牙隐痛,劳累后易发者.
(3)红糖适量,荞麦根一把,水煎,分数次服.用于治小儿牙痛.
(4)猪肉适量,水芹鲜根30克,水煎,分数次服.
(5)鲜姜100克,丝瓜500克,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二叶加水共煎煮3小时.每日饮汤2次.本方用治牙龈肿痛,口干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病情分析:
建议用药:腺苷钴胺粉针肌肉注射,一天一次.地巴唑一次一片,一日三次.维生素b1一次3片,一日三次
指导意见:
中成药三乌胶丸口服,另外建议找中医治疗,根据舌象脉象用药.
病情分析:
三叉神经痛按医学范畴的解释是指发生在面部一侧或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本病是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周期性发作,阵发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尚未能发现病因,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继发于局部感染,外伤,三叉神经所通过的骨孔狭窄,肿瘤,血管畸形,血液循环障碍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查体及其它辅助检查中常有异常.
指导意见:
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所以,治疗的目的应是长期镇痛.镇痛的方法至今仍是多种多样.可大概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方法.无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理疗等.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也可作为有创治疗方法的补充治疗.有创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疗法,注射疗法和射频热凝疗法.
以下介绍一般疗法:
(一) 药物疗法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别名大仑丁(dilantin)
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解.
(二)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有的临床医师采用内服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
1,风邪外袭
治法: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方药:加味吴茱萸汤
党参,川芎各25g,吴茱萸,白芷,天麻各18g,干姜,薄荷,防风各12g,丹参,香附各20g,赤芍15g,钩藤30g,细辛3g.
或可采用白附子10g,僵蚕10g,天麻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10g,胆南星10g,地龙10g,川芎10g,全蝎3g.
2,肝火上炎
治法:滋阴潜阳,降火熄风
全蝎5g,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牛膝,生地,白芍,白术各15g,制川乌10g,白芷,天麻,制半夏各10g,细辛4g,钩藤20g,石决明30g(先煎).
也可采用白僵蚕,蔓荆子,炒没药,龙胆草,白蒺藜各9g,白芷12g,白芍,生地黄各15g,石决明(先煎)30g,全蝎6g,甘草3g.
(三)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
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 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 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温馨提示: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