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5月龄
接种麻疹疫苗6天后出现发热,(最高39.3度,夜间出现高温)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糖便,咽喉发红等症状接种疫苗后第十天在躯干,大腿内侧,面部等部位出现疹子,且体温稍降.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1,与接种麻疹疫苗有无直接因果关系?2,请帮助诊断是什么疾病?以及治疗和注意事项.
病情分析: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 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 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出现红色细小内疹.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1~2日,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指导意见:
根据以上两个病的详细资料,我想大概你也能判断出什么病了.你的小孩子目前是幼儿急疹的可能性较大,且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这跟接种麻疹疫苗没有直接关系.
幼儿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孩子发热时,要给患儿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如果体温较高,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
生活护理:
祝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
指导意见: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l岁者每日给 10万单位,年长儿20万单位,共两日,有维生素A缺乏眼症状者 I~4周后应重复.
以上是对“麻疹的临床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