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前感冒未好连续喝几次酒后鼻子就开始流黄鼻涕,发干,出血丝.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在出现以上症状后吃消炎药和感冒药都没什么效果,持续了近一个月;后配合吃点鼻炎片和消炎药基本不流黄鼻涕,偶尔感觉干,但还是时常有血丝,持续了3天了;嗓子偶尔还有少许痰.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有慢性鼻炎已经7年了,而且有血丝且较多的那一侧鼻孔有鼻甲肥大的症状(正常时就不是很通顺).
本人迫切地希望能够得到医师专业准确的诊断和能够奏效的建议,谢谢!
病情分析:
你好,像你这种情况来看,诊断的话应该还是慢性鼻炎,如果经常流脓涕的话,也要考虑慢性鼻窦炎的可能.
指导意见:
治疗的话,慢性鼻炎现在没有一个确切治愈的方法,但是可以缓解症状.鼻子干,流鼻血和天气干燥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就是中医所谓上火,建议你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应用滴鼻药水:如呋麻滴鼻液等,但是不要连续使用一个星期,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还有一个按摩的方法,你可以尝试一下:用你的两根食指,或者同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从鼻梁部两侧向下按摩至鼻翼(即鼻孔)部,反复按摩,每天睡觉之前,按摩数分钟,即可解决你现在的问题.另外就是平常有时间加强锻炼.
你好!考虑是慢性鼻窦炎,
你可到中医咽喉科采用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排脓通窍,祛腐生新,祛痰散结等中药粉剂直接作用到鼻腔病变部位,结合辨证论治,内服中药,疗效比较持久.
病情分析:
其实,有时候由于呼吸道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某些疾病表现得与感冒很相似,因此不能够先入为主的断定自己就是感冒,有可能会是其他的疾病.
你的症状应该是慢性鼻炎的表现
指导意见: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
一般来说,这几种鼻炎的临床症状为:
慢性单纯性鼻炎:
(一)鼻塞:间歇性或交替性
①间歇性鼻塞:办法一般表现为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特别加重.
②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位于下侧的鼻腔常阻塞加重郁闷;转卧另一侧后刚才位于上侧没有温和鼻塞或鼻塞较轻的鼻腔转到下侧后出现鼻塞或鼻塞救命加重;而刚才位于下侧的鼻腔鼻塞减轻此外嗅觉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说话知道呈闭塞性鼻音由于知觉鼻涕长期流经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湿疹多见于父母小孩鼻涕向后可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等症状干净.
(二)多涕:常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偶呈脓性脓性者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慢性肥厚性鼻炎:
(一)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常张口呼吸嗅觉多减退.
(二)鼻涕稠厚多呈粘液性或粘脓性出来由于鼻涕后流刺激咽喉致有咳嗽多痰.
(三)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或炎症恶劣出现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称筛前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症.
慢性干燥性鼻炎: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样子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几次不减退.
生活护理:
除了吃药之外,你还可以尝试选用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
1,揉捏鼻部
用手指在鼻部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揉捏鼻部5分钟,然后轻轻点按迎香(鼻唇沟中,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和上迎香(鼻唇沟上端尽头各)各1分钟.
2,推按经穴
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两眉中间)50次,用手的大鱼际从前额分别推抹到两侧太阳穴(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处1分钟,按揉手太阴肺经的中府(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合谷(在一,二掌骨间,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各1分钟,最后按揉风池(颈后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相交处凹陷中)1分钟.
3,提拿肩颈
用手掌抓捏颈后正中的督脉经穴,以及背部后正中线两侧的经穴,自上而下,反复4--6次.再从颈部向两侧肩部做提拿动作.重占提揉肩井穴(两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处),做3分钟,按揉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分钟.
4,揉擦背部
用手掌在上背来回摩擦按揉,感觉到皮肤透热时为度.
爱心提示: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次为一疗程.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开始,向上直推至发际,反复操作15~30次.
(2)以双手拇指从印堂穴沿上眼眶,分推至双侧太阳穴处,反复操作15~20次.然后,按揉太阳穴1分钟.
(3)以拇指指腹点揉双侧迎香穴各1~3分钟.
(4)以食指指腹在鼻两侧快速推擦,以局部产生灼热感为度.
(5)按揉双侧合谷穴各1~3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塞型:症见鼻塞严重,流涕色白清稀,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质淡红,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推三关300次,清肺经100次.
②按揉曲池穴1分钟.
③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组织,以透热为度.
④点揉大椎穴1~3分钟.
(2)风热型:症见鼻塞不利,嗅觉失灵,口鼻气热,流涕色黄而稠,发热恶风,有汗口渴,时有咳嗽,舌质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经200次,清天河水300次.
②按揉风府,曲池穴各1分钟.
③提拿肩井穴部位5~10次,手法刺激应稍轻.
④热重可蘸酒平擦背部1~3分钟.
(3)胆热型:鼻塞,鼻涕黄浊粘稠,有臭味,嗅觉差,头痛,伴心烦不安,头晕耳鸣,口苦胁痛,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肝经300次,清肺经300次.
②清天河水300次,揉总筋100次.
③按揉太冲,三阴交穴各1分钟.
④推擦涌泉20次.
(4)脾气虚弱型:症见鼻塞不利,鼻涕量多,或稀或粘,嗅觉迟钝,头部发沉,伴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搪,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摩中脐2~5分钟.
③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
④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5)肺气虚寒型:症见鼻塞时轻时重,鼻涕色白量多,无臭味,嗅觉减退,伴气短乏力,形寒肢冷,咳嗽有痰,舌质淡,苔白滑.常用手法加
①揉外劳宫300次,推三关300次.
②摩肚脐2~5分钟.
③按揉肺俞,脾俞各1分钟.
④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二指点按鼻唇沟上端尽处,时间为1~3分钟.
(2)以双手拇指按压攒竹穴1分钟.
(3)以拇指指腹沿鼻梁两侧,自上向下推擦,以局部产生热感为止.
(4)按揉合谷穴1~3分钟.
(5)患儿坐位,家长以一手扶住患儿前额,用另一手的拇,中二指点揉双侧风池穴1~3分钟.
(6)患儿俯卧,家长以单掌横擦背,以透热为度.
(5)保持患儿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以上是对“为何感冒好了鼻炎恢复但鼻子里仍有血丝”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鼻炎有很多种,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
指导意见:
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种种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激光或者微波治疗: 适用于鼻腔阻塞,并对打喷嚏有愿一定的好处.一般不解决流鼻涕的问题. 祝好!
温馨提示:
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能减少鼻病毒感冒的传播。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