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请问药物流产有哪些药呢
不小心怀孕了,想做药流,不知道药物流产有哪些药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药物流产有哪些药
你好,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前者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后者使子宫兴奋、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药物流产只适宜怀孕在49天内做。建议你不要自主服药,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并让专业人员的检查是否有胎囊排出。记录好生命体征。
你好,药物流产的药物有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天以内的妊娠。流产前应该b超检查确定妊娠物在宫腔内。药流应该去正规的医院。流产期间严密观察阴道流血及宫腔内容物排出情况
病情分析:
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Ru486)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建议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流产.
指导意见:
一般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后,约2~3天,子宫腔内的胚囊即可排出,此时阴道出血较多,可有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腹痛等反应,而子宫中的蜕膜组织往往在2周左右才能慢慢排出,随后出血停止,这称为完全流产,故规定孕妇在药流后15天去医院复查.必要时作B超检查与尿妊娠试验,以确定流产效果.如果在服药后1周内未流产,或10天左右阴道流血明显增多,以及超过3周至1个月仍流血淋漓不尽者,则应及时去医院复查,对流产失败或流产不全者,需分别作人工流产或刮宫手术.
以上是对“药物流产有哪些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药物流产是指口服一种叫做RU486的药物,使胚胎组织排出,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
指导意见:
目前主要用于终止7周以内的宫内妊娠,成功率约在90%-95%.还有一些南性激素
病情分析:
米非司酮片
【适应症】米非司酮片与前列腺素药物序贯合并使用,可用于终止停经49天内的妊娠.
指导意见:
米索前列醇片
【适应症】本品与米非司酮序贯合并使用,可用于终止停经49天内的早期妊娠.
病情分析:
药物流产又称药流,药物抗早孕是指在怀孕早期不须手术,而用打针或服药的方法达到人工流产.
指导意见:
药流产品一般采用: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
以上是对“药物流产有哪些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想做药物流产的关键是要早,所以生理周期有规律的人,怀孕后能即时发现.药物流产的适用时间在怀孕的早期(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的39~49天之中).在进行药物流产之前,一定要做B超检查,首先要排除宫外孕的可能;其次要测量胎囊的大小,胎囊超过2.3 厘米的不适合做药物流产.另外,药物流产的整个过程比较长,需要在家先服药3天,流产当天再在医院服用开宫口药物后,在医院观察若干小时,由医生确认胎囊是否排出体外.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药物流产有5%的失败率,如果不成功,还需要做人工流产补救.
指导意见:
药物流产后的出血时间比较长,如果连续出血超过1周一定要即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助解决.自己服用药物进行流产是很危险的.祝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药流法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用药,必要时需住院观察
指导意见:
1.用息隐(米非司酮)+卡孕栓或其他前列腺素类药流. 1次口服息隐或分次连服3天,第4天阴道放置卡孕栓1粒,(或口服前列腺类药) 观察6小时,完全流产率90%左右. 2.23号探亲药(R2323)+卡孕栓抗早孕. 连续口服23号探亲药3天后,第4天阴道放置卡孕栓1粒,观察6小时,完全流产率90%左右.
生活护理:
药流后的注意事项 1.组织物排出后需在医院留察1小时.若阴道流血不多可以回家休息. 2.流产后2周内适当休息,吃富有营养食物,不做重体力劳动. 3.注意会阴清洁,阴道流血未净时禁盆浴及性生活. 4.流产后的最初2~3天,阴道流血量一般相当于月经量或略多于月经量,若阴道流血量很多或持续不净要及时就诊. 5.未见组织物排出者用药后观察2周,期间大,小便时应注意有无组织物排出.每周送尿作妊娠试验检查. 6.流产后可能很快恢复排卵,应采取避孕措施,以免再次妊娠.
病情分析:
你说的情况是要药物流产
指导意见:
注意要流产必须确认自己怀孕才可以的,怀孕在49天之内就可以用药物流产的,现在比较安全常用的是在使用的流产药物为米菲斯酮片+前列腺激素来达到终止
病情分析:
你好,药流主要是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腺素片,可以在49天之内药流
指导意见:
药流主要是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腺素片,吃药方法是,第一第二天吃药前后两个小时都不能吃东西,两次药要相隔12小时吃.第三天也不要吃,早上直接吃药,大概1-2个小时就会排出来了.第一天:7:30前吃完早餐,两个小时后即9:30吃两片米非,那么中午11:30之后就能按时吃饭了.晚上19:30前吃完晚饭,21:30睡觉前吃一片米非.第二天:同上.第三天:不吃早餐,直接吃三片米索.排出来后就如释重负,只有吃了米索前列腺素片几小时后才有反应的!
生活护理:
药流最好是在医生的监督下用药,以免流不干净!
温馨提示:
怀孕早期应少到公共场所去,避免病毒及细菌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