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恶心,呕吐,焦急,心慌,心跳过快
前两天发病一次,大概每隔两年要发病一次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最近两天前做过检查,化验结果:房颤,左房扩大,三尖瓣反流,主动脉搏幅减低,心律不齐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种病可以治疗吗?有没有做手术的必要?如果要做手术,那要做什么手术?
病情分析:
心血管病是心脏及心区血管疾病的总称,其涉及面很广,通常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性猝死,心率失常等多个病种.
心血管病的危害是严重的,可导致冠状动脉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血管腔越来越狭窄,甚至闭塞,从而使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减少.一旦当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等因素增加心肌需氧量时,心肌缺氧矛盾会更加突出,从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心绞痛,胸闷,憋气,严重时出现心肌缺血性坏死(心肌梗塞),甚至死亡等.
指导意见:
心血管病的防治方面,提供如下参考:
一,认识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二,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心有朝霞,胸怀开阔.
三,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
以心率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经过运动锻炼可以减到60次/分,表面看也许与以前没什么差别,只减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间,就减少了550万次心跳.健身锻炼有益心脏健康,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身体的局部锻炼(如哑铃,拉簧)则对心脏无甚益处.
四,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有个人的文化兴趣爱好.
五,坚持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
据某大城市对330万居民饮食习惯调查,近20年来,粮食,薯类,豆类食物从以往占三分之二,下降至占三分之一;而肉类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摄入食物油83克,远远超过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
六,饮食多样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软.如果饮食中酸性食物过多,碱性食物太少,会破坏体内酸碱平衡.
食物的酸碱性与其口感味道截然不同.食物在体内消化分解后,含钠,钾,钙元素多的食物称为碱性食物,如豆类,奶类,蛋清,水果,蔬菜,海带,茶叶等等;酸性食物,如面粉,大米,肉类,糖,禽,鱼虾等等.
七,每天喝奶,可以补钙.牛奶中所含钙质最适宜吸收利用.
八,人们对盐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对盐敏感,吃得咸,血压升高;有的人对盐不敏感,即使吃得咸血压也不升高.总的来看,还是吃得淡些有益心脏和血管.
九,每年做体格检查,得到健康指导,也利于早期发现病患.
多种慢性疾病,都是从健康向疾病的逐步转化发生的,难于早期自觉发现.例如高血压,约70%的人是在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的.
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脏功能减弱等容易引发冠心病,采取个体化治疗,是可以恢复和控制的,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可以消退的.对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岁以上的人,应提早预防.
十,接种适宜的疫苗,对于体弱者及老年人,还应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国内外在研制中的感冒疫苗,SARS疫苗,增强免疫能力,预防多种感染,保护心脏和血管,减少心血管疾病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 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 由于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2) 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4) 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合理膳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