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知道由于突然改变体位,会发生头晕等症状,这叫体位性低血压。但是我们在锻炼身体时:例如像仰卧起坐、蛙跳和负重下蹲起等等运动项目,都是突然改变体位,而且是连续、迅速改变体位!我想问问各位老师:这些运动项目会不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些运动项目是在锻炼身体呢,还是在损害身体??
非常感谢!!
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与体位性晕厥的区别:前者发生在站立位或有没有任何的诱因情况下产生,后者的发生与各种日常活动有关,如排尿、排便、咳嗽和吞咽,血管迷走性晕厥与小儿的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有关,临床上除了有明显的循环系统的表现外,还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症状。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制:正常人站立的时候,由于重力的作用,血液集聚下肢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动脉压下降,血压的下降刺激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和颈动脉窦,通过吞咽、迷走神经传至脑干的血管运动中枢,反射性的使末梢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回心血量增多,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有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儿童由于影响血管的收缩的介质分泌平衡,从而使血管的反射失调,静脉系统的收缩反射不充分,致使直立时下肢和腹部的器官血液瘀集,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引起大脑供血减少,产生一系列的症状。本病为自主神经紊乱性疾病,随着儿童的发育,许多症状到青春发育期会逐渐消失。般可用治疗:第一,心理治疗,告诉家长和患儿此病随身体发育的完善症.状会逐渐消失;要消除其恐惧心理,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应给予满意的解释,尽量减轻患儿的焦虑和担忧,第二,体育锻炼,积极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学游泳,体质增加,直立调节障碍症状就消失,另外家长可用干布或冷水毛巾擦拭肢体直至皮肤发红,每日1-2次,以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第三,药物辅助治疗:(1)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直立时眼前发黑、眩晕)可用升压药(麻黄素),(2)以植物神经失调为主者(头痛、腹痛明显者)可用交感神经的阻断药麦角胺。有心悸为主者可用心得安。(3)有神经过敏者可用安定药,倦怠明显者可用维生素B1、谷维素。
温馨提示:
改变体位应缓慢,睡觉头部垫高。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