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出现头痛,恶心,枕颈胀痛
不同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做了磁共振检查发现后脑内有蛛网膜囊肿,不大.初步确诊为后颅凹蛛网膜炎.背侧型:临床症状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出现头痛,恶心,并可因慢性枕大孔疝而致枕颈部疼痛,颈项强直.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推荐治疗方法,和具体用药,以及治疗疗程和复查的简单说明.
病情分析:
蛛网膜炎的基本病理过程是蛛网膜在急,慢性炎症或损伤后出现了若干组织反应,严重地影响病灶附近的血液循环,直接压迫邻近的神经组织或者造成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障碍,因而临床上常出现神经系统局限病征或颅压增高征,往往难以与相应部位的肿瘤鉴別.
指导意见:
治疗有以下几种:(一)抗感染治疗:在疑为或明确是感染所致病例,可给以抗菌素或抗病毒制剂.有的病例即使结核证据不多,也可先给抗结核治疗,两周左右如有疗效,中继续按结核治疗.(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静脉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或肌注或口服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椎管内注射激素,对防止粘连扩散和促进炎症吸收有一定效果,通常一次使用地塞米松2-5mg,和脑脊液混合后缓慢注射至蛛网膜下腔内,由小量开始,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糜蛋白酶(5mg)或胰蛋白酶(5-10mg)肌注,每日一次,也可试用以软化粘连,但疗效不理想.(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用菸酸,地巴唑,654-2,山莨菪碱注射液等.(四)理疗:如视交叉蛛网膜炎可试用经眼球部进行碘离子导入法.(五)放射治疗:多用于脊髓蛛网膜炎及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剂量宜小,对改善血运有一定帮助,但疗效不确.(六)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囊肿切除及手术减压,对粘连的剥离有一定困难,且疗效不确,对和肿瘤难以鉴别者,也可考虑手术探察.此外还可使用椎管内注射空气疗法,一次酌情注入10~15ml.自小量开始,每注入5ml气体即放出等量脑脊液,每5~7天一次,对早期病例松解粘连,改善脑脊液循环或许有帮助.颅内压增高者宜用降压措施对症治疗脑压增高:(1)20%甘露醇5 ~10ml/kg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4-6小时一次,50%葡萄糖2-4ml/kg静注,与甘露醇交替使用.(2)乙酰唑胺每日20-40mg/kg分2-3次服用3天,停4天.(3)必要时脑室穿刺引流,每日不超过200ml,持续2-3周.
温馨提示:
膳食清淡、慎用补虚之品,宜食有助于疏风散邪的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