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便秘。爱睡觉
4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化验检查结果;
总蛋白 74.10
白蛋白 47.21
总胆红素 13.70
直接胆红素 2.68
谷丙转氨酶11
谷草转氨酶22
球蛋白26.89
A/G 1.76
AKP 87
GGT12
TBA2.9
AFP 1.2
HBV-DNA小于1.00*10-3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当时也检查了肝功能,肝功能正常
能否马上要小孩
会不会传染,怎样避免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
你好,朋友。从乙肝两对半上才能看出大三阳小三阳。你提供的结果上没有二对半,也就看不出来你究竟有没有乙肝。如果你的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宝宝需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在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进行阻断。阻断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同时需要在怀孕后期24周时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以观察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成功率。
病情分析:
您现在的情况是属于病毒稳定期,肝功能在正常,由于您没有查乙肝5项,现在还不清楚您到底得乙肝没有。
指导意见:
如果您原来有乙肝的话,那么您现在这个结果就是小三阳,肝功能正常,病情稳定期。您现在是可以要宝宝的,没有必要担心。再宝宝出生前,用剖腹产。同时宝宝生下来后尽快打乙肝疫苗。不清楚追问。
什么是乙肝5项
就是检查您乙肝病毒的。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您看看那些是阳性的,您可能做过了。
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C阳性抗-HBsAg阴性抗-HBE阴性
结果就是小三阳,肝功能正常,病情稳定期。您现在是可以要宝宝的,没有必要担心。
这位朋友,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是乙肝小三阳。乙肝不是遗传病,不过可以通过妈妈传染给孩子,这是垂直传播,这时怀孕对小孩有影响,要小孩有一定的风险将病毒传给小孩.建议治愈后再怀孕.
西医控制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片,但这些药品,虽然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有一定的疗效,但主要是,治疗期间,产生耐药性,乙肝病毒变异,副作用大,转阴后,反弹率高,治疗难度更大.目前最常用的是阿德福韦酯片(优贺丁),但需要中西医相结合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是个慢性过程,重要的是乙肝患者要注意进行科学正确的治疗,治疗方法也要选对,“中西医结合基因免疫双向疫苗疗法”就是不错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根据乙肝患者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治疗方式,“基因免疫双向疫苗疗法”有着双重作用,既对带乙肝病毒因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同时,又对正常细胞还可以释放出一种保护膜,这样一来,无论患者携带病毒数量多少,只要从使用了这一刻起,正常细胞就不会再遭受病毒的侵害,那么病变细胞就会逐步清除,可以消减肝脏的炎症,减缓甚至完全终止肝脏的纤维化,而其强大的免疫诱导功能则可以防止复发和癌变的发生,从而被推荐为当代乙肝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希望我的答复能够帮助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咨询我.如果对我的答复比较满意,请给予采纳和评价
以上是对“这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怎么治疗能否怀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从检查结果看你现在肝功能正常,是可以正常的怀孕、生育的,孩子在出生二十四小时内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即可。建议你最好是治愈后再怀孕。
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是需要做乙肝两对半检查才可以确定的。
乙肝患者一定要及时采用正确的方法治疗,才能尽快康复。目前西医治疗乙肝尚未有好的办法,建议你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治疗,这些药可以彻底治愈不复发。祝你健康!
病情分析:
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的问题。
指导意见:
大三阳或是小三阳要通过作乙肝两对半才能区分。
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C阳性抗-HBsAg阴性抗-HBE阴性
你只有两项阳性,所以不是三阳,肝功能也是正常的,只是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为什么上面的医生说我的结果是小三阳如果不是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应该注意什么会不会有传染
怀孕最好在肝功能正常一年后进行,乙肝病毒会在分娩时传播给胎儿,所以怀孕要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胎儿出生后也要求注射。
病情分析:
无两对半结果,无法判断是何种类型。
指导意见:
通常低于10的3次方,就结论为阴性,可以怀孕,然后注射免疫球蛋白。这样就不会传给胎儿。孩子出生时也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C阳性抗-HBsAg阴性抗-HBE阴性
据报告属小二阳。考虑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是否是乙肝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样的情况严重?对怀孕要注意什么?谢谢
属慢性携带者,因为肝功能和DNA都正常。比小三阳传染性还低。怀孕要在最后三月注射免疫球蛋白。孩子出生也要注射。这样就可以防止小孩感染了。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